第(2/3)頁 幽州現在群龍無首,正是需要一個領頭人的時候,袁紹四世三公,是一塊很好的招牌,只要他能夠照顧到大家的利益,讓袁紹來做幽州之主,也沒什么不好的。 總比公孫瓚來做幽州之主要好。 而就在此時,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帶著黑山黃巾軍張燕所部的軍隊趕來支援公孫瓚,卻悲痛的發現公孫瓚已經覆亡了。 公孫續大為悲傷,不顧張燕的阻攔,帶著自己的部下沖擊袁紹,要為父親和家人報仇,結果被麹義下令用強弩射成了篩子,當場陣亡。 張燕率軍奮戰,未能救出公孫續,為了生存,只好退兵,就這樣還被麹義追著打了好一段距離,損兵折將兩千余人,終于逃回了山區。 張燕和袁紹的仇算是死仇了,張燕惡狠狠的發誓,會讓袁紹付出代價。 袁紹徹底擊滅了公孫瓚的勢力,還打敗了張燕,志得意滿的被鮮于輔鮮于銀等人迎去了幽州的治所薊縣,去“共商大計”。 渾然不知郭鵬已經率領強大的軍隊向他撲來。 且勢如破竹。 六月十六日,郭鵬進入冀州之后,命令趙云率領三千輕騎突襲黎陽縣。 黎陽縣毫無防備,被趙云一鼓而下,殺掉了負隅頑抗的黎陽縣令,占據黎陽縣,而后趙云率兵北上,會合了郭鵬的主力。 六月十八日,郭鵬率領三萬主力抵達繁陽縣,正式開始攻打繁陽縣袁氏守軍顏良和高覽所部。 郭鵬此番的軍事行動分成三路。 西路軍以先登校尉樂進為主將,韓浩作為行軍司馬加入到軍中,統領一萬兵馬直取河內,剿滅張楊所部,占領河內。 東路軍以平原國守備曹洪為主將,陳宮作為行軍司馬參贊軍機,統領一萬兵馬直撲渤海郡和清河國,占據此二郡國。 中路軍則由郭鵬親自統領,出精銳主力三萬,以戲忠和郭嘉為行軍司馬,直取繁陽縣袁紹駐兵處,待打垮他們之后,便北上攻打鄴城。 袁紹主力停留在冀州北部,其余軍隊主要駐守在繁陽縣和鄴城兩地,其于各地基本沒有什么駐兵,全是各大莊園主們的私人領域。 盡管這些莊園主們一樣具有不弱的勢力,但是彼此不能協同,無法扭成一股繩,在職業軍隊的面前,宛若螳臂當車。 開戰之前,郭鵬給各地將領一定的指標,讓他們注意把各自摧毀莊園消滅莊園主的指標盡可能的用掉,給他增強地方控制力打下基礎。 雖然說他一樣是要打冀州的,但是如果不能將冀州原有的那些莊園主們摧毀掉一部分,他和袁紹又有什么區別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