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完全不夠。 這只是第一步! 屬于郭某人的郭氏軍隊瘋狂的奔馳著,瘋狂的吶喊著,瘋狂的劈砍著。 將軍們吶喊著,謀士們吶喊著,眼前的一切都將刺激他們變為野獸,心中最原始的欲望將促使他們成為破壞之鬼。 破壞吧,破壞吧,被陳舊的規則束縛了三百年的土地,需要被破壞! 隱藏在袁氏大旗之下的郭氏大旗第一次飄揚在冀州大平原的上空,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趙國,鉅鹿郡,安平國,清河國,渤海郡。 半個冀州已經在郭氏軍隊的兵鋒之下搖搖欲墜。 而此時此刻,亡命奔逃的袁紹卻還沒有從昏迷之中蘇醒。 此時袁紹身邊的軍隊只有不到三千人,將領不過寥寥數人,謀士只有許攸和逢紀兩人,其余盡皆失散,完全就像是當年從雒陽逃出來的時候那樣。 一戰之后,就被打回了原形。 兵馬,糧草,軍械,車馬,還有最關鍵的,名望與支持者。 損失殆盡。 袁紹已經廢了,他不會再得到哪怕一點點的支持。 勝利者已經出現了,站隊已經結束了,袁紹即將成為萬眾矚目的投名狀。 不過開戰之前,袁紹往常山國和渤海郡分別派了一支軍隊。 這場戰爭似乎還沒有徹底結束。 一支是他的親信校尉淳于瓊和都尉蔣奇、韓莒子二人統領的一萬步騎,另一支是他的外甥高干帶著焦觸、張南兩名部將統領的一萬步騎。 淳于瓊是去討伐曹洪的,高干是去討伐張燕的,在袁紹和郭鵬交戰之前,這兩支軍隊就分別他們的對手開戰了。 張燕率領一萬精銳和高干對上,兩人打的有來有往。 高干的裝備比較精良,張燕則對常山國的地形比較熟悉,常常出其不意襲擊高干,讓高干十分苦惱,也一直找不到打擊張燕主力的機會。 他們的戰局陷入了膠著狀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