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興平元年七月底,遠在長安的李郭樊三賊和賈詡得知了此事。 得知了楊奉、於扶羅戰敗的事情,看到了他們的頭顱,并且得知郭鵬進占太原、西河二郡,擴充了自己的實力的事情。 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失去了可以牽制郭鵬的棋子,還被郭鵬反將一軍要籠絡南匈奴,李郭樊三賊傻了眼,賈詡也眉頭緊皺。 而且禍不單行,劉表那邊也不安生。 長安朝廷的詔令劉表只是表面遵守,其實根本不打算為了長安朝廷真的直接出兵鉗制袁術,對劉繇也是一派見死不救的架勢。 不僅不鉗制袁術幫助劉繇,反而派人去益州搞事情,想要占益州的便宜。 其實劉表想要占益州的便宜,這個鍋,三賊和賈詡也要背。 因為劉焉的長子和次子牽連到了馬騰韓遂進攻李傕集團的事情,促成了戰爭,所以都被李傕殺死了,劉焉喪子,不勝悲痛,又因為不太適應蜀地氣候,年老身體不佳,所以得了背疽,一命嗚呼。 劉焉死后,身邊重臣、益州本地士族和豪強的代表性人物王商、趙韙聯合眾多本土豪強和士族一起推舉劉焉的四子劉璋繼任益州牧,并且象征性的向朝廷上表。 大概是劉璋軟弱的性格非常符合他們的利益。 但是長安朝廷得知此事以后,不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于是派出了潁川人扈瑁擔任益州刺史。 扈瑁進入漢中,借助了漢中張魯和劉璋的矛盾,試圖推翻劉璋,占據益州。 張魯依靠他的母親得到了劉焉的喜愛,因此得以在劉焉的指示下占據漢中,隔絕交通。 但是劉焉死后,劉璋厭惡他的母親,殺掉了他的母親,還派手下將領龐曦進攻張魯,和張魯撕破臉,于是張魯正式和劉璋敵對。 這個時候,扈瑁則以上表張魯為正式的漢中太守為誘惑,誘導張魯做他的幫手,和他一起對抗劉璋。 益州混亂,被劉表得知,劉表垂涎益州已久,于是派遣了自己的別駕劉闔進入益州,在巴郡搞事情。 劉闔聯絡了在劉焉和劉璋手下郁郁不得志的巴郡臨江甘氏族子甘寧,以及他的朋友婁發和沈彌,打算起事造反,呼應扈瑁,一起顛覆劉璋的地位,給劉表爭取最大的好處。 臨江甘氏是巴郡當地的大族,也是士族,是秦國左丞相甘茂后裔的一支,甘寧出身于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