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允可以說既是本地人,又和劉表有親戚關系,算是劉表和荊州豪門之間的緩沖,素來和蔡氏以及蒯氏相處良好。 這個人選,劉表可以接受,荊州人也能接受,算是一個兩全之舉。 所以劉表不反對。 然后劉表看向了蒯越和蒯良,想問問他們的意見。 兩人并不反對。 蒯越還稱贊張允有才華,足以擔任太守一職。 劉表頓時就搞清楚了,自己麾下這兩撥人已經事先通了氣。 以劉表荊州牧的職位,可以自行任命荊州范圍內的官職,因此只要劉表同意,這個事情就是合理合法的。 劉表思慮一番,雖然想著任命自己的從子劉磐做南陽太守掌兵,但是張允這個人選也未嘗不可。 畢竟他是劉表自己和荊州人都能接受的人選,他來鎮守南陽,把握交通樞紐,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事情。 至于才華…… 這不是最重要的,反正劉表也沒指望張允能干成什么大事,守成就可以了。 于是劉表便任命張允為南陽太守,又在南陽郡駐軍一萬,以防御郭鵬,又考慮到張允一人勢單力孤,于是調動麾下中郎將、南陽人黃忠做張允的部下,為張允統兵。 黃忠最早投靠劉表之后就被任命為中郎將,跟隨劉磐在長沙鎮守,對付長沙的蠻夷作亂,數次立功,勇名很大,這一次鎮守南陽,作為本地人,黃忠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接著,劉表順便把被丟在南陽很久不曾理會的益州人甘寧任命為校尉,在張允麾下聽用,算是給他一個交代。 劉表也只能做到這些了。 對于荊州人來說,南陽郡的存在非常重要,它是北面門戶,是劉表襄陽大本營的屏障,掌握南陽,才能說荊州安全,一旦南陽不安全了,荊州也就算不上安全。 張允被任命了南陽太守,很高興,躊躇滿志的要去上任,上任之前被蔡瑁叫到了自己的面前,面授機宜。 “知道這一次去上任南陽太守,要做些什么嗎?” “當然知道,我要嚴守南陽,不能給郭子鳳南下的機會,死死守住荊北門戶。” 張允一臉的理所當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