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周瑜私下里以好朋友的身份勸誡孫策,讓孫策盡快娶妻生子,安穩人心。 創業是很重要,但是在這個朝不保夕的時代,繼承人的問題一樣十分突出。 像孫策這樣二十三歲還沒有兒子的人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存在,足以讓部下內心憂慮,產生動搖。 孫策支支吾吾的覺得娶妻生子太麻煩,還是喜歡打仗,周瑜就拿郭鵬的例子來懟孫策。 “你崇敬魏公是豪杰,事事向魏公看齊,那你可知魏公十五歲就結婚了,十六歲就有了長子,魏公征戰沙場十余年,從未放松過生育子嗣穩定人心,現在魏公膝下子嗣眾多,是你可以相比的嗎?” 孫策被周瑜懟的沒話說,沒辦法,只好任由周瑜和他的母親還有長輩們商量,看看怎么給孫策選一個合適的妻子。 周瑜其實是想著能給孫策找一個江東本地士族家庭的女子做妻子,以此緩和孫策和江東士族的關系,開創一個新的紀元,好讓大家都放心,也好讓江東士族開始接受孫策。 其實該說不說,在這段時間里,因為孫策的武勛,已經讓不少江東本地的豪強有了投靠孫策的想法。 但是士人們依然沒有松口,他們對孫策非常不滿意,對于孫策打壓他們的行為極度反感,更別說這其中還有孫策殺掉了陸康以及陸氏家族族人的怨恨在里面。 可以說如果孫策不能和陸氏緩和關系,那么其他的顧朱張三大姓和會稽丹陽的那些是人們也不會和孫策妥協,不會出仕孫策,反而會成為孫策的內部潛在危險。 周瑜考慮的很多,所以他十分想要促成孫策與陸氏的和解,將一切責任推到已經死掉的袁術頭上,為孫策爭取到更多的余地。 于是在孫策休息的時候,周瑜就私下里和陸氏聯絡了。 吳郡陸氏,乃是吳四姓之一,從西漢時期就在江東發展的不錯。 兩漢之交,陸氏已經是江東大族,東漢一朝,陸氏不斷有族人在東漢中央擔任高官,乃是吳四姓里面最具名望的。 然而數年以前,袁術因為和陸康的仇怨而斷然下令孫策攻打廬江,孫策攻打廬江的過程之中將陸康殺死。 不僅如此,在戰火之中,陸氏一半的族人喪生,多為族中男子壯丁,百多口人瞬間減半,陸氏一下子從輝煌的吳四姓之一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頂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