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郭鵬想要培養年輕人也不是一時起意。 在此之前大約一兩年,郭鵬已經開始著手為郭瑾組建他的核心班底,為他打造一個小小的勢力集團作為他的基本盤,以備后用。 比如郭鵬十分疼愛的盧植的幼子盧毓,就被郭鵬送到郭瑾身邊同吃同住同學,感情甚篤,是郭瑾最早的親信。 后來郭鵬逐漸為郭瑾挑選了臧洪的兒子臧彪、曹仁的長子曹泰、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侄子夏侯尚、曹操的長子曹昂、養子曹真、關羽的長子關平以及幾名優秀的郭氏子弟為學伴,同吃同住,培養感情。 等他們的年齡逐步達標之后,又接連外放出去擔任官職、軍職,從基層做起,鍛煉能力。 郭鵬期待他們成為未來可以為郭瑾所依仗的重要助手,逐漸成長為優秀的軍政首腦,下一代的領導統治集團核心。 將來在自己無法繼續執政的情況下,郭瑾的軍政團隊可以最快速的接掌權力,維持朝政的穩定,順利完成權力的平穩過渡,如此,便能順利把魏國帶入下一個時期。 這種事情是有必要未雨綢繆的。 現在不好好安排一下,不給郭瑾培養一些能用的人才,到時候萬一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哭都沒地方哭。 偌大的基業需要更多優秀的人才來繼承、管理,郭鵬一個人精力再充足也不可能一個人完成對國家大事的治理,郭鵬也從來不認為把太子壓制得死死的就能對皇朝有什么好處。 強勢的老皇帝和弱勢的太子之間狀況失衡的教訓比比皆是,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他們都犯過這樣的錯誤,郭鵬想要引以為鑒,仔細思考自己未來的一些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然后他得出了結論。 不給郭瑾培養一些勢力,不讓郭瑾掌握屬于他的基本盤,老皇帝死了以后,他憑什么執政? 他憑什么執掌最高權柄,使得皇權不旁落? 依靠母族? 還是太監? 兩者當然都可以成為臂助,但是這不是最可靠的戰略。 郭鵬早已開始著手削弱曹氏和夏侯氏之間的聯絡,用聯姻的手段將曹氏和夏侯氏的未來利益分隔開。 今后還會有進一步的舉動,但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存在是必要的,他們也算是郭氏的基本盤之一。 郭氏本家自然不用多說,郭嘉郭烈郭棟郭議等人,都已經被郭鵬刻意培養提拔,郭氏家族的法律人才團隊也漸漸接掌重任,在朝政上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郭氏家族的力量被郭鵬大大增強了,這對郭鵬和郭魏政權而言是很重要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