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算是在交通便利發達的現代,水上運輸依然有著無可取代的運載優勢,運載量大,成本低,那么在沒有鐵路和空中運輸的東漢末年,水運更是有著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 軍隊行軍路線盡量要選擇和水流流向基本一致的方位,以水運減輕軍隊后勤運輸的壓力,水流越多,承載量越大,則軍隊后勤壓力越小。 善于操使舟船的江東水師在這方面的優勢要大于北方軍隊。 北方軍隊只能用船只來運輸糧秣,不善于水上戰斗,而江東軍隊不僅可以運輸物資,還能在水上戰斗,讓北方陸軍難以對抗。 所以江東軍隊的生命線就是水網,河水江水流到什么地方,江東軍隊的戰斗力就能維持到什么地方。 而一旦江東軍隊脫離了水網,距離水面越遠,則戰斗力成直線下降趨勢,無法對抗精于陸戰的北方步騎。 江東軍隊用水流實現戰斗進取和糧秣運輸,水流到哪兒,就能打到哪兒,優勢極大,而對于北方政權而言,若要對抗,則要遍地設置前進基地。 對郭鵬而言,前進基地就是屯田農場,就是那些直轄的村、鄉,這些屯田農場延伸到什么地方,他的控制力就延伸到什么地方,延伸得越遠,他的胳膊就伸得越遠。 每一座成規模的屯田村鄉都是一個前進基地,這不僅可以加強他對地方的掌控力,也能遏制江東水師的前進,畢竟江東水師不能一直呆在水上,一定是要登陸的。 他們可以沿著河流深入,但是只要沿途不能摧毀郭鵬的屯田基地,那么郭鵬的軍隊就能駐扎其中,隨時切斷江東水師的退路。 孫策要北上,就一定要沿途攻打郭鵬設置的屯田基地,摧毀,掠奪,將之化為自己的前進力,否則,必將被層層阻擊直到崩潰為止。 郭鵬知道,孫策的軍事能力不是他弟弟孫十萬能比的,孫十萬在軍事上實在不甚光彩,但是小霸王孫策可不一般,他的指揮能力,加上周瑜的策劃能力,強強聯手,鋒銳難當。 張遼,徐晃,臧霸,此三人是頂在最前線的將領,也是郭鵬的第一道防線,這三人能否發揮出應該發揮出的戰斗力,是郭鵬能否阻止孫策北上的重要因素所在。 當此時節,郭鵬是無法從關中脫身的,設置在東南戰場的東南方面軍六萬人也將是唯一可以應付孫策進攻的軍隊。 郭鵬信任張遼,給了張遼很大的便宜之權,在指揮層面上,張遼位在于禁之上,必要時刻,于禁統領的東海大營也要遵照張遼的指示。 孫策要是真的北上,就看張遼如何應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