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等張遼那邊終于收拾掉了大部分抵抗的吳軍,沖到江邊的時候,只剩下三百多個吳軍還沒有來得及登上船只渡江。
魏軍一擁而上滅了這支吳軍,然后舉起弓弩對著還沒跑遠的船上的吳軍一陣激射。
張遼算是非常努力了,從合肥一路追到了江邊,連追帶打,一路追殺不止,幾乎讓吳軍把血給流干了,可是他還是不滿意,因為吳國首腦沒有被他殺死。
這一仗不算是盡了全功。
他最希望的,是干掉孫策和周瑜,這樣來回報郭鵬對他的信任,他比誰都更加渴望更大的勝利。
可惜,做不到了,吳軍撤回了江東,沒有戰船,他過不了江。
話雖如此,這一戰還是贏了。
廬江九江兩個郡兩場大戰獲勝,將吳軍主力殲滅,殺死很多重要將領,俘獲了一大批江東子弟,基本上一戰把孫策創業的積累打沒了,把吳國打殘了。
孫策事前的計劃是搶奪九江郡和廬江郡的人口,結果不僅沒有得到這部分人口,反而連自己帶來的軍隊都基本丟在了江北,血本無歸。
孫策下江東以來所積累的東西基本上都不復存在了,緊隨其后的,大概是洶涌的背叛大潮。
現在政治戰場上輸的很沒面子,然后又在軍事戰場上輸的血本無歸,軍事政治經濟科技沒有任何一點能和郭鵬抗衡,吳國全方位被魏國吊打。
這還怎么競爭???
說得好好的,三位一體抗衡郭魏,結果呢?
這也太難看了吧?
這就是你們的三位一體?
這就是他們的三位一體。
三方面都出兵北上了,但是都各自有損失,損失最小的居然是劉璋,最大的自然是孫策。
孫策不僅損失了大部分的兵馬,連自己都差點交代在江北,不能不說是一次極大的挫敗。
張遼一戰成名,以劣勢兵力擊潰了孫吳優勢兵力,斬殺數員大將,殲滅吳軍接近兩萬,俘獲也有兩萬左右,吳國主力宣告覆滅,三百多艘戰船損失大半,成建制的水師幾乎不復存在。
戰后清點一下,魏軍的損失并不大,戰死的不過兩千余人,受創的有五千余人,主要城池、道路和屯田民無一損失,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只是可惜魏軍無法追過長江,要是能追過去,張遼發誓自己能一口氣追到吳縣去,追到孫策的老家去,把孫策的腦袋砍下來獻給郭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