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聽了張遼的話,徐晃咽了口唾沫。
他細細品味著這里頭的意思,從中品味出了一些生存上的大智慧。
于是徐晃到底不敢自作主張私自動兵,對所謂的戰機視而不見,學會了見死不救這個重要的生存技能,只是老老實實的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請功報告已經送去了關中,就等著郭鵬的批復,這個節骨眼上,徐晃一點錯誤都不敢犯。
更別說是最要緊的調動兵馬的事情,這個事情,可是魏軍體制之中絕對不可逾越的紅線。
魏軍士兵統一訓練,統一調派到各地辦事,所有人都有編制,都是直屬于中央,屬于車騎大將軍、魏公郭鵬,所有人都聽郭鵬的命令。
二十六萬五千三百七十三人,這是魏軍的核心力量,郭魏政權的支柱,每一個人,都要聽從一個號令。
從基層中層軍官到高級將領,沒有命令是不能調動軍隊的,每人只有規定數目的親兵,而且非戰時,軍官因為非公務而調動的親兵也不能超過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這是嚴格的標準,每一名新兵蛋子進入魏軍這個大團體之中都必須要背下來刻在腦子里的。
魏軍的軍規,誰要是背不出來,那可就有趣了,要被問責的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個人。
反正徐晃對魏軍軍規那是倒背如流,把自己妻子的生日忘了都不會忘了魏軍軍規。
于是江北岸的魏軍按兵不動,對江東正在發生的這場叛亂還有吳軍的平叛屠殺行為視若無物,完全不在意。
彭澤土豪魏氏和陳氏試圖得到魏軍的幫助,沒有成功。
也幸虧徐晃沒有出兵,因為很快,吳軍校尉呂蒙就率領一支二十余戰船的小型水軍沿江而上,來到了彭澤水域。
他派人及時切斷了江北岸魏軍和彭澤土豪之間可能發生的聯絡,然后及時登陸,奔襲彭澤縣。
呂蒙很有幾分勇猛,用五百多人就攻克了彭澤縣,打了魏氏陳氏一個措手不及。
一場大戰之后,呂蒙的麾下戰死一百多人,殺掉了魏氏陳氏等各叛亂家族五百余人,夷滅了五個家族。
徐晃得知此事以后率軍到江北岸邊戒備,遙望江南岸的吳軍水師,但見吳軍水師不敢靠近江北岸,甚至不敢靠近江中,便知道吳軍的確是被魏軍打斷了脊梁骨,不敢和魏軍爭鋒了。
呂蒙倒是有那個膽子。
他失去了姐夫鄧當,痛恨魏軍,隔著江遙望對岸的魏軍,恨得牙癢癢,只想去殺光這些魏軍,但是身邊的士兵紛紛畏縮,失去了戰斗意志。
明明殺起叛賊一點也不手軟,看到魏軍卻條件反射般的后退,恐懼,怯戰,方才殺人的勇猛在此刻似乎完全不存在了。
呂蒙為此感到痛恨不已,他號召勇士和自己一起乘船去攻擊魏軍,哪怕放幾箭也好,結果連親兵部曲都沒有膽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