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八 一丘之貉-《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其余諸將各有各自的賞賜。
于禁和臧霸,顧雍和毛玠,雖然沒有立下大的功勞,也因為坐鎮、策應、籌備后勤有功而受賞。
立下戰功的士卒得到了錢、牛酒的賞賜,部分立功大的軍卒得到了晉升軍職的賞賜,全軍被允許喝酒吃肉慶祝。
他們的家庭被授予布匹、油米、魚肉還有減免一定賦稅的獎賞,在地方會得到特殊照顧。
給了東南方面軍超過中原方面軍的規模賞賜,郭鵬也是有意為之。
因為未來一段時間,他的確是打算把戰略重心轉移到東南,首先解決掉江東的孫吳勢力,然后再談其他。
西北戰事已經可以告一段落了,郭鵬留在關中是要處理政務,等政務處理得差不多了,郭鵬就要回到鄴城,然后安排一下把鄴城的車騎大將軍府轉移到雒陽,自己常駐雒陽辦公的事宜。
郭嘉的話打動了郭鵬,而且也得到了驗證,在得知孫策北上被張遼打爆的消息之前,郭鵬就得到了蜀軍撤退的一些內幕消息。
反正這個事情和劉璋是脫不開關系的,劉璋肯定參與其中,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運糧道路上數次塌陷,劉璋就在漢中,卻對這件事情的反應極為遲緩,遲遲沒有派專人去處理此事,最終導致前線蜀軍糧食耗盡不得不退兵。
這手巧妙的拖后腿微操作,很有宋高宗趙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的風采。
都是為了統治者一把手的利益而無視國家利益的典范。
誠然,也不能說這就不是國家利益了,因為成功之后必然伴隨著激烈的政治斗爭——誰才是最合適的一把手呢?
不北伐,至少不會有政治問題,北伐,就一定會有政治問題。
政治問題的出現多少也會損害一些國家利益。
一個國家想要辦成大事,政治斗爭是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的,至少,絕對不能因為誰是一把手產生政治斗爭,若是一把手的地位被質疑了,那就完蛋了,絕對辦不成大事。
精明的一把手必然會選擇前者,先穩定自己的地位,然后再談其他,絕無例外,所以一把手能力的上限,就是國家和團隊的成就上限。
劉璋,趙構,一丘之貉。
郭某人對于他們是冷笑加冷漠。
劉璋,豚犬耳,不足為慮。
劉景升,老朽一個,不足為慮。
孫伯符,青年英雄,是足以構成威脅的存在,可惜被自己的黑科技打敗了。
果然,果然,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落后反動的孫吳政權,能和自己這個強大的政權抗衡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