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璋的委屈沒人在意,東州派和益州派之間的爭斗在趙韙死后第二次爆發了。 在這場爭斗之中,其實劉璋的意見十分重要。 他畢竟是漢中王,是王,是領導,大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可是劉璋不是個傀儡,兩派相爭的時候,劉璋的意見就相當重要了。 龐羲原本是有軍事威望和兵權的,但是這次北伐被拖了后腿,軍中也不是完全沒有怨言,龐羲受到了很大的苛責。 所以他才急于從益州本地人身上找到罪魁禍首,以此彌補自己的缺失。 但是這并不容易。 王商死不松口,劉璋不能失去東州人的支持,當然也不會允許王商開口,王商自己也知道自己不能開口,所以咬死了不說。 法正想要用酷刑逼供,又被張肅所干預,張肅的干預讓法正無法全力發揮,遲遲不能取得進展。 于是益州人和東州人之間的矛盾更加激烈,雙方的官員、將軍在見面的時候都充滿了火藥味,漢中的局勢十分不妙。 雙方都開始在劉璋身上使勁兒,在劉璋身上找突破,希望劉璋可以給他們一點幫助,把對方的勢力一口氣打入谷底。 就劉璋來說,面對東州人的時候,他的心里還是有點發虛的。 因為這場北伐失利,本質上是他點頭去做手腳的。 龐羲一副咬死不松口的架勢,讓想要把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的劉璋覺得非常不舒服,他總覺得龐羲是在針對他,搞掉益州人的時候,也就想著要搞掉他,甚至有做下一個趙韙的打算。 要說劉璋這也是做賊心虛,做了不好的事情,生怕被人知道,就怕王商守不住秘密,一口就給說了出來,讓他沒臉見人。 感覺到有把柄被拿捏在手里的感覺非常不好,劉璋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么,守住這個秘密,否則自己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王商必須要死,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也必須要死。 內心不安之下,劉璋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于是在興平六年正月初,劉璋在漢中舉辦宴會大宴群臣,在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的時候,他派人去監獄內偷偷摸摸的把王商給勒死了,然后擺出了上吊自殺的假象。 等宴會結束第二天,大家都恢復清醒之后,才注意到王商已經死了,還是上吊死掉的。 益州士人們悲憤莫名,把矛頭對準了法正和龐羲,說是他們嚴刑拷打導致王商死掉,現在還要欺騙大家說王商是上吊自殺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