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五 吳懿覺得很苦惱-《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3/3)頁
益州人畢竟人多勢眾,占據絕大部分土地和財產,如果真的鬧僵了,對劉璋的危害是最大的,對東州人也不見得就有好處。
吳懿思慮再三,決定遵照劉璋的命令,找個機會殺死龐羲和他的親信,以吳氏家族取代龐羲的地位,穩定蜀中局勢,結束這場對峙。
劉璋很高興,決定在行動勝利之后任命吳懿擔任漢中太守,加封鎮北將軍,封吳班討逆將軍,以獎勵吳懿和吳班的行動。
他們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殺死龐羲的計劃,找決定可以信任的親衛和家臣組織一場鴻門宴,打算在宴會上干掉龐羲。
龐羲和吳家的關系其實并不差,同為東州將門,在大事上還是維持步調一致的,彼此之間互相宴請喝酒也是常態,這并不稀奇。
計劃確定的很順利,怎么殺死龐羲,怎么殺死他的親信,怎么迅速接掌龐羲的兵權,安穩龐羲的部眾,除掉龐羲的死忠和家族等等,一系列的鏟除后患的計劃都已經決定好。
除掉龐羲于是成為既定事實,而龐羲本人對此一無所知。
不過話說回來,或許也是天意,龐羲麾下有一個名為鄧芝的年輕人,他是荊州新野人,新野鄧氏之后,乃是東漢開國功臣之一的鄧禹的后人。
新野鄧氏在東漢中后期曾經顯赫,鄧氏女二度入朝,鄧氏外戚的權勢很大,后來在桓帝之后鄧猛女廢后之后,鄧氏才逐漸敗落。
鄧芝出身貧寒,空有家世而無家資,在荊州找不到門路,只能入蜀謀生,但是一樣得不到任用,只好去投靠喜歡養士的龐羲混口飯吃。
龐羲為人不怎么樣,但是的確喜歡養士,養的士人里多少有一些有本事的,經常也為龐羲出謀劃策,程畿和法正就是其中之二,鄧芝因為年輕,不被重視,只是個吃干飯的。
話雖如此,鄧芝心懷大志,努力讀書增進學問,想著出人頭地,龐羲率軍北伐的時候,鄧芝作為門客,仗劍追隨,成為一名親衛,近距離觀看了真正的戰場,對之后的失敗痛惜不已,也對拖后腿的人憎恨不已。
但是眼下局勢突變,鄧芝沒了用武之地,只能繼續讀書,吃白飯,惆悵不已。
忽然有一日,一名與鄧芝同樣出身新野縣的同鄉王安悄悄的來找鄧芝,告訴鄧芝有大事將要發生,讓他這些日子借故外出一段時間,等事情平定了再來找他,他會接濟鄧芝,把鄧芝引薦給吳懿,保他平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