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三 諸葛亮的決定-《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諸葛亮果斷點頭。
“太好了!孔明,若果真如此,徐元直欠你一個情!”
徐庶滿臉的激動。
直到此時,諸葛亮才更加深切的明白了自己的出身和運氣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
而隨后所發生的事情也印證了這樣的看法。
石韜和孟建得知這個消息之后,也十分驚訝,于是攜手來找諸葛亮,帶著開玩笑的意味說諸葛亮不可以厚此薄彼,大家都是好朋友之類的。
話雖如此,但是諸葛亮聽出了幾分真實感。
沒有單純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真實的成分,甚至有些玩笑比正經的話還要真。
這兩人一個是潁川人一個是汝南人,都是士族出身。
但是戰亂時代,士人賴以維持權勢的關系網絡被打散了,靠著姻親、互相舉孝廉和商業互吹結成的利益網絡被毀了。
舊的被戰爭和郭鵬毀滅掉,郭鵬全盤洗牌之后所結成的新的關系網絡已經初成規模。
而在新的關系網絡構成的時候,他們并未身處其中。
現在北方安定,他們想要回到家鄉新的關系網絡之中,已經很難很難了,因為大家都不會愿意帶著他們玩,他們甚至要重走諸葛玄的老路,重新進入那個圈子。
諸葛亮這邊有現成的,當然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否則靠他們自己已經大為衰弱的家族力量,想要進入郭魏政權這個已經大成的統治集團,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于是石韜和孟建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向諸葛亮玩笑般的求助,但是內心可是把這個玩笑話給當真的。
諸葛亮自然也察覺到了兩位友人的真心,頓時就十分感嘆,覺得自己好像忽然間就進入了一個可怕的名利場了。
在這個名利場內,還有真摯的友誼存在嗎?
諸葛亮自然是應下了,于是孟建和石韜非常高興的離開了。
結果不知道是誰嘴巴不嚴,這個消息很快傳開了。
于是學業堂內一部分出身中小士族且失去了家族關系網絡、在郭魏政權內部沒有任何親屬關系、正在為前途感到憂愁而四處奔波拉關系的學子們立刻就起了心思。
他們立刻就忘卻了自己曾經是如何對諸葛亮進行言語上的暴力的。
也忘記了他們是如何逼的諸葛亮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甚至差點讓諸葛家族身敗名裂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