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郭鵬嚴令收回各地鑄幣權以歸中央。
不準任何地方政府機構、民間商業(yè)機構和個人私鑄貨幣,一經發(fā)現(xiàn),從重處置,最輕也是干苦力,五年起步,上不封頂。
如此一來,數(shù)年之間,郭鵬在攻取各地擴充地盤的同時,也將自己下轄的各地區(qū)的經濟秩序重新恢復。
于是中原地區(qū)和河北地區(qū)經歷戰(zhàn)亂之后被嚴重摧殘的錢貨交易商品經濟在郭鵬轄下逐漸恢復,甚至緩緩恢復到了黃巾之亂以前的狀態(tài)。
郭鵬也因此開始逐步下調屯田民的農業(yè)賦稅額度,使他們有多一點的余錢可以去消費,以此拉動經濟發(fā)展,擴充內需。
然后郭鵬逐步逐步的緩緩增發(fā)貨幣,增加貨幣的流通量,再將經濟增長所收獲的錢抽一部分用于基礎建設,改善交通和治安狀況,上馬水利、倉儲和城建等各項基礎建設行動,將轄地內的經濟狀況逐漸盤活。
由此,郭鵬小心翼翼的行動,使得郭魏政權下轄地區(qū)出現(xiàn)了政通人和的狀況,廣受贊譽。
在自己所能做到的范圍之內,郭鵬是愿意對下層民眾盡可能的好,盡可能的讓他們的生活更好,盡可能的讓他們吃到更多的東西,盡可能的享受到發(fā)展的紅利。
能做到的,他都愿意嘗試,都愿意去做。
說到底,五銖錢通行數(shù)百年,天下人已經認同了五銖錢。
在天下紛亂、各個勢力各行其是各鑄私幣的情況下,尤其是在董卓鑄小錢毀滅關西經濟之后,使用標準足額的五銖錢的政府才是能得到信任的政府,才是有信譽的政府。
這一時期,別說董卓的小錢和東漢中央所發(fā)行的五銖錢,漢武帝、宣帝等西漢皇帝所鑄的五銖錢,甚至王莽所鑄的各種錢都有流通情況。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硬通貨,每個地方還有每個地方的私鑄幣。
有些大豪強擁有占地廣闊的莊園,藏有數(shù)量龐大的民眾,于是他在莊園內自己鑄造自己的貨幣,自己發(fā)行自己的貨幣。
他要求莊園內依附他的人民只能使用他鑄的貨幣,方便他更好的剝削,儼然就是一個經濟獨立自主的私人小王國。
東漢末年的貨幣混亂情況遠超今人想象。
政治上的混亂和軍事割據(jù)必然帶來經濟的混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