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郭鵬把目光從郭瑾臉上移開,移向了郭瑾暫時看不到的遠方。
“因為不是每個君都能清楚明白的意識到自己是君,不是每個君都能清楚明白的意識到自己的盟友是黎庶,而不是民。”
“父親,這是什么意思?”
“阿瑾,你的老師是什么人?”
郭鵬詢問道。
“蔡公,還有學宮內的老師們,他們……”
郭瑾忽然意識到了什么,驚訝的說道:“他們都是民!”
“不止他們是民,你所學的,也都是民的學識,而不是君的學識,君的學識傳承比民的學識傳承更難,只能口耳相傳,一旦有任何的差錯,君學就會斷絕,君就徒有其表,內里,變成了民。”
郭鵬搖了搖頭,嘆息道:“身為君,不去做君該做的事情,卻沉醉在了民編造出的謊言里,要做圣君,做仁君,不去限制打壓民,反而放縱民用本屬于君的權力奪了黎庶的稅收和土地,君卻不知道,或是知道了,卻無能為力。
大量黎庶流離失所,國庫卻空空如也,拿不出錢賑濟,拿不出錢安頓,最終逼的黎庶無路可走,只要有一個人帶頭,剩下的人就會跟隨他揭竿而起,天下大亂之間,民搖身一變成了新朝新貴,君卻死無葬身之地,這樣的事情發生的難道還少嗎?”
郭瑾的面色越來越驚異。
“這就是一家一姓之天下的弊端啊。”
郭鵬長嘆一聲:“阿瑾,你知道為父最擔心的是什么嗎?為父最擔心的,是咱們郭氏的君學斷了傳承,讓為父打壓民扶助黎庶的努力付諸東流,如此不過二百年,天下,又將重回十六年前,黃巾之亂必會重現。”
“這……”
郭瑾發現自己聽懂了不少。
對照著他所知道的歷史事件,深深地認為父親所說的是正確的。
短短的交談之中,郭瑾感覺自己所認知的一切都變了一個方向。
從這個方向看過去,郭瑾忽然明白了郭鵬所做的一切。
“沒有人教會為父什么是君學,這份來之不易的君學,比五經十四家法要珍貴的多,為父征戰天下,看遍天下諸侯興亡,終于從戰火之中窺得一絲奧妙,就這一絲奧妙,卻讓為父冷汗直流,戰戰兢兢。”
郭鵬搖頭嘆息:“他們恐懼為父的狠辣,為父何嘗不恐懼于他們的人數之多,手段之多,他們所思所想,遠比為父更可怕,遠比為父更狠辣,后果也將更加嚴重。
為父動手一次,誅殺之民不過百人,鄴城動亂不過數月,亂朝廷不亂天下,可他們動手一次,卻要讓百萬黎庶喪生,天下動亂十六年,漢室崩滅,為父才得以順勢而起,所以民和君,到底哪個才是最可怕的?”
郭瑾咽了口唾沫,心下震撼不已。
“父親,若如此,可有應對之法?”
“有。”
郭鵬點了點頭:“為父也在摸索,并且摸索出了一個大概,阿瑾,你記著,到你做君王的時候,若是他們跪在地上高呼圣明,你就要反思自己的政策是不是什么地方錯了,讓他們覺得有機可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