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若不是賈詡一直用魏國的官職籠絡誘惑他們,估計江東豪強為了自身利益還要和賈詡一起戰斗,但是山越集團早就潰退走了。 現在這樣把他們集合在一起,真是不容易,尤其是在孫吳軍隊進行戰略反攻的情況之下。 多虧了之前賈詡指揮他們打了一場伏擊戰,把輕兵冒進的一支吳軍小部隊給全殲了,現在他們依然保持著一定的戰斗意志。 而這一段時間,張遼在郭鵬的授意下和賈詡不斷的配合,在江邊演武,裝模作樣的訓練水兵,以此刺激孫吳領導層,讓孫吳認為魏軍即將渡河攻擊孫吳政權,由此逼迫他們加快平定內亂的步伐。 只要大腦正常,他們肯定會認為魏軍這樣的表態就是即將發起下一輪進攻的架勢,結合當下局勢判斷,很可能是魏軍認為叛軍不足以成大事,所以打算親自下場來剿滅孫吳政權了。 賈詡的估計和周瑜的推測是一模一樣的。 這個時候,是建安二年的三月初,此時,郭鵬晉封魏王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江南大地。 之前張遼演武的時候,孫權惶恐不安,但是周瑜卻并不擔憂,因為那時周瑜得知郭魏集團內部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政治斗爭,郭鵬在鄴城發起了政治攻勢,正在掃蕩內部,似乎是要有什么大動作。 內部在進行政治斗爭的時候,是無法發動外戰的。 雖然孫吳政權已經無力干涉郭魏集團的內部斗爭,但是做個評價,評價一下他們內部的問題還是很簡單的。 因為有這樣的評價,所以周瑜認為張遼演武只是為了虛張聲勢,那個時候,就是他們平定叛亂的最佳時機。 由此,周瑜指揮軍隊,在老將黃蓋和韓當的支持下,在吳郡和丹陽郡屢屢擊敗豪強軍隊和山越軍隊,徹底重新占據了兩郡之地,然后將兩郡之地的豪強悉數掃滅,奪取人口,發展屯田,緩緩回血。 與此同時,針對當地的一些士族大姓,比如顧朱張三大姓氏,周瑜沒有動手殺,但是也采取了非常強勢的態度,勒令他們繳納沉重的賦稅,以此換取孫吳政權保他們的命。 陸家走了以后,這三家雖然也很反對孫吳政權,暗中也幫助過叛軍作戰,但是魏軍遲遲不來,江東本地的豪強聯軍和山越聯軍又不怎么爭氣,被從吳郡和丹陽郡趕跑了。 叛軍好走,他們不好走,他們家大業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又不能像陸家那樣直接離開江東,只能捏著鼻子承認了孫吳政權對他們的壓制。 繳納了相當巨大的一筆款項,由此得到了安全,顧氏還被迫嫁了一個女兒給孫權,強行聯姻。 周瑜知道顧雍在做廬江太守,是郭鵬麾下的心戰好手,侵略江東急先鋒,所以專門對顧氏進行嚴厲打擊,顧氏需要繳納的賦稅比朱氏和張氏都要多,家中庶子被迫外出耕種屯田,還多嫁了一個女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