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八 三路出擊-《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但是,就算是號稱,吳軍也不是魏軍的對手了。
周瑜再怎么號稱,也不至于把四萬多不到五萬的軍隊號稱變成三十萬。
占地之多,人口之多,建設恢復之快速,此消彼長之下,郭魏碾壓江南的情況遲早會出現。
而且一旦出現,就不可逆轉,這是時代的意義。
江南之地的人口終究不能和中原相比,終究不是開發的主流,他們也根本沒有余力開發。
要不是郭某人威逼,劉璋和劉表根本不會想著向南進發,根本不會開發南邊。
如今,劉表把自己的駐地南遷到了江陵,就在江邊。
一旦局勢有變,劉表必然乘船過江逃難,這是他準備好的,他甚至在江邊準備了足夠多的船只,好帶著他還有他的家業一起離開江陵。
劉表都這樣準備了,其他人沒有和郭鵬的眉來眼去的荊州勢力自然也準備的七七八八,誰心里都有點數,知道自己這邊是什么情況,郭鵬一旦進攻,他們能不能守住之類的。
當然了,更多的還是蔡瑁張允一黨,和郭鵬眉來眼去。
他們希望郭鵬來。
劉表是絕對不希望的,但是郭鵬要來,他也沒辦法,所以他只好派遣軍隊往南進發,往南開拓生存空間。
要是還在幾十年前,荊州人口足有六七百萬的時代,劉表其實根本不用那么擔心。
但是從順帝以后,整個南方都是連年瘟疫,六七次大的瘟疫,小型瘟疫連年發生,就沒停過,以至于荊州人口銳減。
比如醫圣張仲景家族,三百多人,因為瘟疫死傷三分之二,可見瘟疫對荊州人口的打擊。
黃巾軍對于荊州而言威脅并不大,至少并不像北方那么大。
如果說北方人口銳減是因為戰亂引發,那么南方就是在相對和平的情況下由于瘟疫導致了劇烈的人口銳減。
郭某人當初治理青兗二州的時候,找不到醫治之法,那就用隔離法和火葬法限制瘟疫。
他用軍隊的強制力建立了地方瘟疫快速應對機制,下發到每個村每個鄉進行集中學習和演練,雖然有些不太人道,不過這樣做有效的限制了瘟疫擴散,保護了更多人。
荊州人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多次大的瘟疫讓荊州人口損失慘重,劉表接掌荊州的時候,荊州早已不是當年的人口大州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