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時候,魏軍將領們其實都有點急切。 因為只有吳國被徹底消滅,大家的賞賜才能正式下達,現在大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會被賞賜什么,所以很著急。 太史慈急著封爵,魏延急著做將軍,于禁和郭嘉也各有各的想法,各級軍官和魏軍士兵們也有各自的想法,現在就等著將最后兩個郡攻克掉了。 魏軍的戰斗意志空前旺盛。 而這樣旺盛的戰斗意志,已經讓豫章郡和廬陵郡的殘余吳國勢力心驚膽戰了。 自從得知孫權被抓捕之后,呂范直接失去了斗爭目標,變得沉默寡言不置一詞。 孫暠和孫輔成為了孫吳宗室里僅剩的兩個幸存者,各自也不知道該怎么做。 找一個繼承吳公的爵位繼續抗爭? 沒人會愿意接手一個眼看著就要破滅的爛攤子的。 那,投降? 自由之身就這樣沒有了,投降真的有意義嗎? 那么最后一個選擇,就是投靠劉表了。 孫堅不是孫暠和孫輔的直系血親,沒有報仇的天職,對待劉表和黃祖也不是那么的仇恨,所以這個選項也在兩人的選擇范圍之內。 話雖如此,要做出這樣的選擇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因為一來這是要他們跨越心里的障礙,二來,劉表那邊接受與否也是個問題。 魏軍必然會來攻取豫章郡和廬陵郡,要不要繼續堅守豫章郡和廬陵郡和魏軍提前敵對,亦或是放棄廬陵郡和豫章郡縮回荊州,面對更加慘烈的局面,這足夠劉表頭疼。 更關鍵的是,這個時候張羨的造反還沒有被平定,黃忠和文聘兩路軍隊還在和張羨的叛軍激戰,勝負依舊未見分曉,這個時候還要和魏軍兵戎相見,簡直就是找死。 劉表根本沒有實力兩路開戰,甚至于劉表都想著要去益州找劉璋幫忙了,但是這也不現實,因為劉璋自己也是焦頭爛額的忙著南中戰事。 劉表左思右想想不出個解決辦法,又不能眼睜睜看著荊州三面臨敵,也沒有實力和魏軍現在就開戰,于是只好叫手下人一起商量。 這一商量可不得了,整個會議就吵翻了天。 以黃祖為首的堅決抗爭派強烈要求劉表和張羨講和,集中全力對抗郭鵬,理由是郭鵬才是最可怕的敵人,一旦讓郭鵬占據了江東五郡,荊州就有被抄后路的危險,那個時候荊州就真的危險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