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這樣的事實,加上郭鵬對內閣閣員的各種優待,所以已經有一些士人對內閣的存在提出了不滿。 他們認為內閣里都是一群『幸臣』,包括前任內閣首輔王粲,以數學得到了郭鵬的賞識,只會曲意奉承,沒有士人的風骨。 初步的政治糾紛已經開始出現。 郭鵬雖然不能從傳統意義上動搖士人政治的基礎,但是自己搞點革新,在士人們看來,雖然不滿,但就是捏著鼻子也要承認,誰讓郭鵬威望高權力大呢? 代表,也有權勢強弱之分。 郭鵬雖然暫時不能從名義上把內閣提升到和尚書臺一樣的地步,但是至少可以讓內閣在實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位卑權重。 這和尚書臺一開始的定位是一樣的,郭鵬要讓尚書臺產生危機意識,從而和內閣打擂臺,吸引火力。 讓尚書臺和郭鵬之間產生的聯系無論如何繞不開內閣,讓內閣實際上成為皇權的打手,某種意義上形成對目前權力空前龐大的尚書臺的制衡。 也要更加促進郭鵬作為皇帝的高高在上。 皇帝不方便下場親自手撕臣子爭奪權力,那很沒有逼格,會失去神秘感。 不僅如此,郭鵬還要在內閣之內逐漸動手,多納入寒門豪強子弟,排斥士人子弟,在不久的將來,讓內閣和尚書臺分別成為寒門和士族斗法的大本營。 這是拉攏寒門打擊士人的手段之一。 與此同時把尚書臺集于一身的權力劃分出去,細分職責,每一部都置一個尚書兩個侍郎,把目前尚未形成規矩的六曹尚書之類的雛形直接催生為成熟的各部尚書,各有各的職權。 至高無上的尚書令自然眼下還要存在,但是未來,郭鵬會逐步架空尚書令的權力,讓尚書令有名無實,把尚書臺和各部實際上進行切割。 郭鵬會逐漸,一點一點的直接下令給這些辦事部門而非尚書令,漸漸讓八部尚書實際上通過內閣直接和皇帝對接,以至于沒有一個統一的首腦,以此弱化士人的權勢。 慢慢的,把尚書令這個實際上的宰相給架空,廢除相權,把相權和皇權二合一,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程昱和田豐固然是郭某人的親信,但是在郭某人現在是皇帝,是君,不是民了。 為了鞏固皇權,這兩人實際上掌握的相權就是他最大的敵人,他在的時候還能駕馭相權,可一旦他不在了,他的后代就可能面臨曹睿的窘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