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郭鵬的封賞,主要是針對劉琮和荊州降臣們,劉琦只是一個附帶的產物。 劉琦只被被封了一個三等子,給了三百戶食邑,另外賜一座宅子,準許住在洛陽,別的什么都沒有,就當是粗茶淡飯的養了一個廢人。 他的確是個廢人。 從臨淄營的報告里,郭鵬了解了自己進兵荊州前后荊州所發生的事情,意識到劉表的死和蒯越蔡瑁等人脫不開關系,而甘寧則是劉表生前安排全面破產的最大原因。 劉表死前安排了四個托孤大臣之類的人物,讓他們確保劉琦可以登位,這四人就是甘寧、伊籍和孫暠孫輔。 在郭某人看來,這雖然的確是一招臭棋,但是也是劉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唯一辦法。 劉表真的很失敗。 他經營荊州那么多年,愣是沒有拉起一支屬于自己的親信團隊。 臨終前臭招一招接一招,把南征功臣黃忠和文聘給排斥了,寒了眾人的心,以至于臨時拉過來的甘寧瞬間反水,拿下了伊籍。 王威蘇飛霍峻等人群起而攻,輕松干掉了孫暠孫輔,孫氏族裔自此滅亡。 他的四輔臣瞬間全滅,留給劉琦的當然是絕望的局面,一覺醒來天翻地覆,傻子一樣的劉琮還以為自己走了大運。 可實際上,這家伙不過是臨時過渡之用,荊州人用來和郭鵬討價還價的籌碼,意義上和漢獻帝一樣,是魏國群臣和曹丕討價還價的籌碼。 一個劉琮,用三千戶去養著,就當養頭豬。 但是劉琦就別想了,照著郭鵬的想法,恨不得直接把他廢為庶人,給一塊地種地去。 但是就算是意思意思,也要給劉琦一點待遇,讓他有口飯吃。 然后,其余的荊州降臣們基本上都得到了官位,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包括那幾名不愿意做魏官的人,比如韓嵩,比如王威和蘇飛,比如霍峻,還有伊籍,面對郭某人的強制要求,他們還是認了。 職位不高,但是至少有一份俸祿,有事情做。 比如韓嵩就被任命為外交部的官員,將負責外交方面的工作,因為郭鵬認為他那一張永遠不慫的嘴或許可以在未來開拓西域的時候發揮大用處。 王威和蘇飛被任命為太史慈的部下,去定海將軍太史慈麾下任職了,他們熟悉水戰,是魏軍急缺的水戰人才。 霍峻被郭鵬派往西北,去夏侯淵部下報道,郭鵬認為他善于野戰和防守,和西北戰場的風格貼近。 伊籍被調往尚書臺,在尚書臺做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到底也是做過太守的人,這份能耐還是有的。 他們的身體還是很誠實的,面對天下大勢,面對強權的壓迫,他們還是從了。 從他們沒有在監獄里自殺的事實之中郭某人就能知道他們到底是想死還是想活。 他們的忠誠是有限度的,真正不愿意投降的人,是不會活著的。 真正要和郭魏勢不兩立的人,是不會茍延殘喘的,也不可能茍延殘喘,比如黃祖,而這些想活著的人,會把蒯越蒯良蔡瑁張允等人視為敵人,荊州幫從搭建起來開始就有了內患。 這就是郭某人需要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