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九 魏軍進化了-《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荀攸提出來的計劃雖然看上去很保守,但是也是個機會。
強攻無望的當下,關羽只能寄希望于投石機和新式火器的給力程度。
投石機因為體型龐大,所以在運輸的時候是拆卸成零件,到了戰地再重新組裝。
投石機隊因為特殊的戰法和技術要求,往往會在魏軍陣列之中單獨列出來,儼然成為了步軍、馬軍和水軍之外的第四軍種。
而當它所能投擲的殺傷性兵器不僅僅只有石塊的時候,它的作用也被大大提升了,隨后,郭鵬以大砲的名義稱呼投石機,此后,使用投石機的軍人就被魏軍內部稱之為砲兵。
還真的有成為第四軍種的跡象。
這些年一直都在改進的震天雷是一種投擲兵器,而被郭鵬視作強力兵器的猛火油罐也是一種投擲兵器,同樣可以利用火焰和爆燃的力量進行遠程攻擊,比起單純的巨大石塊,可能有更大的意義。
尤其是在面對劍閣關城內的蜀軍守軍的時候。
關羽沒有苦等太久,就等來了投石機。
一臺一臺的投石機被送來之后,關羽臉上的皺紋也舒展了不少。
看著砲手們十分熟練地組裝著投石機,關羽又開始輕松地撫起了自己引以為傲的美髯。
畢竟這可是被郭鵬夸贊過的美髯,皇帝親口夸贊過的,關羽視之如生命,行軍打仗都要專門用兜子給護起來的。
然后關羽和荀攸等魏軍高層指揮者一起視察了從漢中運來的各類兵器儲存,感覺心里有了底,對于攻打劍閣關有所把握。
而吳懿那邊則相對來說沒那么有底氣。
第一次擊退了魏軍的進攻的確挺鼓舞人心的,但是小兵們非常高興,吳懿卻沒那么高興。
他很清楚,這根本就是試探性進攻,魏軍根本沒有出力,也沒有強攻,只是試探了一下他的防守強度就走了。
很顯然,魏軍留有余裕,沒有打算強攻,后方應該很安穩,沒有受到魏天子的強制性命令,所以得以安然設計戰術。
第一次好擊退,之后就不一定了,說不定魏軍會越來越強,越來越犀利,他的抵抗將越來越艱難。
為此,吳懿多番派人回去催促軍械軍糧,尤其是箭矢、滾木礌石等守城用具,他認為之后進入持久戰,這些東西是必需的。
當然了,吳懿也有其他的擔憂。
蜀漢不像郭魏,郭魏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和遠超蜀中的人口基數,組織一場十萬人級別的大戰役并不會傷筋動骨。
哪怕戰事拖延日久,民夫不能耕種土地,耽誤了兩個地區的春耕也不要緊,他還有廣大的中原地區和關中地區可以提供糧食給戰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