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二 鄭度的計謀-《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3/3)頁
“子喬,那……那我們該怎么辦?”
“兄長,你別慌,咱們早早的知道了陛下的心意也好,早知道,早安排,天無絕人之路,一定有可以讓咱們家存續的辦法!”
張松轉動著自己的眼珠子,開始思考對策。
思考一些可以讓他們家族在魏國統治益州之后還能繼續存在的對策。
張肅這邊進言了,劉璋身邊的從事鄭度也選擇了進言。
鄭度是廣漢郡人,也是蜀中本地人,昔年為劉璋所提拔,忠于劉璋,在群臣一片唱衰之時,鄭度逆流而上,入宮向劉璋獻退敵之計。
和張肅一樣,作為劉璋親自提拔的故吏,鄭度要擺明自己的立場,堅守自己的氣節,直到最后一刻。
劉璋自然選擇接見了鄭度,鄭度便把自己的計策娓娓道來。
原來,鄭度認為劉璋手上還有五千軍隊,雖然江州丟了,但是劉璋并非沒有還手之力。
前方劍閣大軍正在堅守,依然還在阻擋魏軍,成都平原并未全部淪陷,魏軍只有一路軍隊進入了蜀中,一切還有挽回的機會,所以建議劉璋立刻行動起來。
他建議劉璋實行堅壁清野之計。
比起張肅大而化之根本難以執行的概念,鄭度的想法則實際了許多,還有執行步驟和具體要怎么做的建議。
鄭度認為,成都可以把軍隊外派,并且發動各地官員盡可能多的遷移從江州到成都這一段路程附近的居民,將人口全部遷移走,物資也全部遷移走,能帶走多少帶走多少,帶不走的一把火燒了。
魏軍靠水路運糧,依托水路前進,那就在水路兩旁設下橫江鐵索,鎖住水路,給他們制造麻煩。
然后遇到道路就破壞道路,遇到橋梁就毀壞橋梁,遇到水井就投毒、堵塞或者用動物尸體污穢之,還要在關鍵要道上設下陷阱。
如此,必能大大減緩魏軍的前進速度,不僅如此,還能讓魏軍無法以戰養戰,得不到任何糧食補充,必須要依賴后方轉運。
而從荊州到成都千余里路,魏軍后勤壓力極大,堅壁清野之計必然可以奏效,魏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他們是否可以承受還是個未知數,那時,就是劉璋的機會。
四處派兵駐守,小股小股的行動,還可以潛伏到魏軍后方,沿著水路破壞魏軍的驛站、運糧船。
時時襲擊魏軍的運糧隊伍,但是不糾纏,有機會就打,沒機會就跑,這樣可以動搖魏軍軍心,早晚可以逼迫魏軍回撤。
到那時,劉璋可以派兵追擊,必然大有斬獲,繼續追擊下去,說不定可以把魏軍逐出蜀中,恢復戰前狀態。
老實說,劉璋聽的目瞪口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