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四 東北巨獸-《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延德二年十月二十六,扶余國有一支騎兵正在朝著公孫氏領地前進的消息被魏軍密探探知。
得知消息以后,張飛大為興奮,立刻請戰。
“請將軍給我五千騎兵,我必然將這群蠻夷全數殲滅,一個不留!”
張飛用強大的自信向于禁請戰。
于禁當然相信張飛可以戰勝,但是怎么想都覺得有些奇怪。
“不對啊,如果扶余人想要支援公孫度,應該火速派兵,一路疾馳往此處而來,但是這群扶余人卻一點也不著急。”
從于禁得到的情報來看,扶余人的軍隊數量不多,速度還慢的要死,閑庭信步的樣子,感覺不是來支援公孫氏,倒像是來旅游的。
于禁很快得出了結論——扶余人不像是來支援的。
思來想去,于禁身邊的參謀提出了一種可能。
“很有可能這些扶余人只是來觀望局勢,并沒有打算真的出兵,可能是懾于我魏之威望,不敢來援,卻囿于同盟,不得不出兵擺出姿態以應付局面,他們不敢主動出擊。”
大家都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于禁也覺得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于是便不把扶余人的威脅放在眼里。
而是把這種姿態當做一種進兵討伐扶余國的把柄。
你敢出兵策應公孫度,對我魏國疆土造成威脅,那我要收拾你的話,你可別叫冤屈。
多好的出兵借口。
而且思考一下,于禁覺得扶余國既然做出了反應,那么高句驪國也不好說,而且這樣說起來,很有可能是公孫氏向他們求援所致。
很好,這也是一個借口。
[新 ]于禁搖頭,沒有答應張飛的出兵請求。
然后一邊派人嚴密監視扶余國和高句驪國的軍隊動向,一邊繼續加緊圍攻新昌縣。
根據魏帝國在戰前的了解,扶余國和高句驪國都不是簡單的很好消滅的小國。
扶余國有近四十萬人口,高句驪的人口比扶余國只多不少。
這兩國雖然在國家組織上不能和魏帝國相提并論,但是各種意義上都具備了一個成型國家的形態。
官制也好,軍制也好,戶口制度也好,賦稅也好,農業生產也好,都具備了一個封建國家的基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