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而在太史慈成功占據朝鮮半島之前,在延德二年十二月的時候,高句驪和扶余已經感覺到了一些緊張的氛圍。
占據整個遼東的同時,于禁并沒有派人通報高句驪和扶余,沒有主動派出使者與這兩國建立起有效的外交關系的樣子,這讓高句驪人和扶余人感到些許的不安。
尤其是扶余人,他們感到特別不安。
高句驪人還好,素來與公孫度不和睦,當時也不知道太史慈已經在攻打三韓之地,準備對高句驪進行攻擊。
高句驪人心里比較沒有B數,但是扶余人還是有一點的。
扶余王娶了公孫家的女人,有這樣的敏感人物在,而且還在之前公孫家族危險的時候派出兵馬假裝增援,雖然增援快速撤回帶來了公孫氏政權已經被毀滅的消息,但還是有可能落人口實。
魏國輕輕松松的消滅掉了公孫氏政權,公孫度和公孫康都死掉的消息傳開,此前對魏軍沒有一個明確的了解的扶余人開始慌了。
得知于禁已經進駐襄平城開始對遼東進行安撫和統治的消息,意識到魏政權不會輕易離開遼東而是打算在遼東長期經營的消息之后,扶余人就更加慌亂了。
思來想去,心虛的扶余王決定主動派人攜帶禮物去遼東拜見于禁,打探一下于禁的口風,看看是不是可以會盡快和魏帝國建立關系。
只要和魏帝國建立了關系,那么扶余王就能安心,他就能知道魏帝國對于他沒有興趣,也不會圖謀他的國家,他就能高枕無憂,并且持續發展和魏帝國的關系,借此抗衡高句驪。
畢竟他曾經和公孫度聯手對抗高句驪,他和高句驪可是世仇,要是魏帝國打算聯合高句驪對付他,那可就完蛋了。
想到這個關鍵,扶余王幾乎是立刻就派人攜帶禮物去拜見于禁,想著要搶在高句驪之前和魏帝國建立友好的關系,并且拼命說高句驪的壞話。
無獨有偶,高句驪很快也想到了這個層面。
確認了魏軍的能力之后,高句驪王伯固立刻變成了穩健派,對長子拔奇提出的霸占遼東的策略嗤之以鼻,堅決摒棄,轉而決定使用小兒子伊夷模的策略,與魏親善。
廢話,魏軍那么牲口,直接干掉了公孫度和公孫康,把他們的強敵給干掉了,這不就證明魏帝國遠遠比公孫氏強大嗎?
而且如此強大的魏帝國也根本不打算離開遼東的樣子,似乎打算在遼東長期經營,伯固感到內心不安,想到了之前他和公孫度的惡劣關系,頓時又想到了北邊的扶余國,于是決定立刻派人去襄平拜見于禁。
人選自然是穩健派的小兒子伊夷模,伯固派遣伊夷模攜帶大量禮物去襄平拜見于禁,想著和魏帝國建立親善關系。
自然,這不是伊夷模的全部計劃,伊夷模的計劃是聯合魏人,大家聯起手來干掉扶余國,然后讓高句驪獨霸遼東漢地之外的全部土地,接著猥瑣發育一段時間,靜待時局發生變化。
只要時局有變,遼東一定是他們的,而眼下局勢肯定不會輕易發生變化。
說白了,高句驪的領土野心還是很大的,比起相對溫和的扶余國來說,高句驪更具有侵略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