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零五 幸甚,魯子敬!-《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泛指在郭鵬稱帝之前加入郭鵬軍事集團、并且在加入之前沒有府主、被郭鵬親自安排舉孝廉、然后納入自己的幕府之中鍍金并且予以提拔的官員。
前期是進入郭鵬擔任過的各等級將軍府、州牧府、刺史府和郡守府,后期是魏公府和魏王府,再后來是稱帝以前的內(nèi)閣。
這個群體人數(shù)絕對不能算多,目前,肉眼可見的范圍內(nèi),他們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到重用,基本上都在掌握實權。
他們這一群體在郭鵬稱帝以前是郭氏故吏,這是一重君主關系。
稱帝以后又是魏天子郭鵬的臣子,這是二重君主關系。
郭鵬對他們的雙重君主身份壓上來,那感覺……嘖嘖嘖,這使得他們具有幾乎無條件為郭鵬效忠乃至效死的政治義務。
在當下社會看來,這一群人之中任何不服從郭鵬的行為都會被認為是大逆不道,比起一般臣子,他們所要面臨的后果更加嚴重。
就算不死,也會引發(fā)社會性死亡的嚴重后果,牽連家人、后代還有其他族人。
所以這一群體被廣泛認為是郭鵬的絕對親信、死忠,對郭鵬的忠誠和服從都是遠超旁人的。
他們有義務。
承擔如此嚴重的政治義務,面臨巨大的風險,那么自然也會得到郭鵬在政治前途上的大力提拔。
較之一般官員,這一群體的官員晉升起來更加輕松,掌握的實權更多,職責相當重大,被看作是魏帝國的驕子們,官中之官,因此廣受羨慕嫉妒恨。
曹氏和夏侯氏就不說了,糜氏也是如此,其余發(fā)達的外姓將領也是如此,后來的滿寵等人也是如此,包括如今的郭氏故吏集中營的內(nèi)閣。
這是第一等級。
然后是第二等級。
第二等級就是非郭氏故吏出身的內(nèi)閣與參謀臺出身官員。
這兩地的官員除去那些郭氏故吏出身的,剩下的那批人因為官署在宮城內(nèi),最常和郭鵬相處,最頻繁密切的接觸郭鵬,甚至得到了和郭鵬吃一鍋飯的榮耀,因此在晉升前途上也被廣泛看好。
雖然不如郭氏故吏,但是因為在宮城內(nèi)辦公,接觸皇帝次數(shù)多,被外放其他部門或地方做官的時候也會得到照顧,做出功績之后也會優(yōu)先提拔或優(yōu)先召回洛陽,政治前途較為平坦。
他們也被其他官員羨慕著。
接下來第三等級就是尚書臺和御史臺的官員了。
尚書臺的官員最多,御史臺次之,但是綜合算起來,御史臺的首腦郭鴻是魏室宗親,郭鴻的副手橋蕤又是郭鵬后妃大小橋的父親,所以御史臺的待遇明顯要比尚書臺好。
尚書臺的官員最多,責任最重大,事物最繁忙,也是士人官僚最集中的地方,但是論及親疏待遇,在京官群體里算是最低的。
郭鵬和士人官僚之間的關系一直都挺曖昧的,用是真的用,但是打壓也是真的打壓。
盡管如此,也算是京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