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郭鵬以左伯的名義在青州搞了一個造紙作坊,搞起了一連串的造紙手工業工場,然后以左伯的名義對外做紙張生意,還完成了對青州造紙工業乃至全國造紙工業的壟斷。 不僅如此,郭鵬還刻意控制了竹紙的銷售量,將廉價生產的竹紙變成了可怕的奢侈品,專門賣給那些需要的人,大量割他們的韭菜。 自己麾下的豪強和士人們就是被重點割韭菜的。 豪強們和士人們每年花在買紙上的錢真的是一筆不菲的費用,堪稱暴利,這些錢之后全被郭某人拿去養兵了。 劫富濟貧的感覺真好。 可惜不能賣的更多,否則這門生意比戰馬交易還要賺錢,就不需要糜氏商隊從北到南的來回折騰了,就在青州賣紙就能把花出去的軍費回收,還能吸士族豪強的血。 物以稀為貴啊。 一張廉價生產的竹紙,只要打上左伯紙的名號,就能賣出天價,而且還有大量訂單,士人豪強們趨之若鶩。 那之后一直到如今,整個青州的造紙工匠都被郭某人搜羅到了太行山脈之中,繼續秘密的生產紙張,生產書籍。 一直以來,郭某人也都在暗中操控所謂的左伯紙貿易,賺取高額利潤。 還真別說,這門生意還真是賺的不一般。 所以有些時候郭某人也會苦笑。 早知道就提早一點往外賣紙了,盡早實現原始資本積累,說不定可以更早的富裕起來,招攬更多的兵馬。 不過現在也可以了。 事到如今,有些事情要開始操作起來了,操作起來之后,還需要時間慢慢發酵,等發酵到了一定地步之后,就是量變引發質變的時候。 紙張的普及對于他的統治穩固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大數據對于國家統治來說有特殊的幫助。 人口數據,土地數據,糧食畝產數據,糧食生產數據,還有各項水利工程的修繕耗費數據,每年的稅收數據,各項物產和倉儲數據等等。 郭某人身在洛陽足不出戶就能統治天下發號施令,靠的就是通過對天下數據的分析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原因,然后予以解決。 數據是皇帝的眼睛,是皇帝的耳朵,沒有數據,郭某人就是聾子,瞎子,就不能對天下進行有效的正確的治理,權力就會被架空。 不能得到準確的某地人口數據和糧食產量數據,郭某人就不能得知當地官員是否盡職盡責,有沒有按照他的要求施政。 人口數據的增長和糧食產量的增長非常能體現當地官員的盡職盡責程度。 同樣,這樣的數據也能決定郭某人對于當地的官員到底是褒獎還是懲罰,是升職還是拖出去宰掉。 數據的詳實與否,甚至可以讓郭某人窺探到他的權力是擴張了還是縮減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