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是老關中人的話,對于這些西域來客應該并不陌生,還是有印象的。 當年漢桓帝時期甚至還有羅馬人來到過洛陽,所以當時西域和漢政府的官方經濟往來是比較密切的。 但是董卓大亂之后,關中人口損失殆盡,現在的關中人都是郭鵬登基前后從關東、冀州等人口相對充裕的地區遷移來的,現在的洛陽居民甚至有不少是青州沿海地區遷移來的。 可想而知,他們自然是從沒有見過這些外國人,也沒什么印象,必然十分好奇。 這些使臣顯然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雄壯的城池和如此多的人,一雙雙眼睛好奇地看著他們,除了少數性格活潑的,大部分使臣都變得謹小慎微,走路都擔心走的姿勢不對被人取笑。 好在他們很快就被帶去了理藩院,入住了各自的館區,安頓下來。 安頓下來之后,他們沒有如同想象中那樣立刻得到魏天子的接見。 而是一邊跟隨禮部官員學習覲見皇帝的禮儀,一邊跟隨刑部官員學習在洛陽居住期間需要遵守的法律。 面見天子的時候需要用什么禮儀,穿什么樣的服裝,走什么樣的道路,用什么姿態行走,用什么姿態跪拜,喊出什么樣的話語,然后才算是尊重中國天子,否則就是僭越。 在洛陽生活期間需要遵守什么法律,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地方可以去,什么地方不可以去之類,還有違反規則之后的各種處罰方式。 一條條,一件件,滿滿的都是規則兩個字,讓他們感覺到天朝上國真不愧是天朝上國,那么多規矩,稍微違反就要受到懲罰,真是厲害。 刑部官員警告他們,可以去洛陽的市集閑逛購物,但是必須要按時去,按時回,還要付錢,如果不遵守規矩被市集的看管官員懲罰了,那是沒什么好說的,肯定很慘。 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們都在學習禮儀,學習法律,修整自己的樣貌,規范自己的著裝,學習按照規矩坐,按照規矩站。 反正給他們折騰得不輕,連離開理藩院出去玩都沒什么時間。 延德三年十二月十七,寒風凜冽之時,接近年末,郭鵬宣布在奉天殿接見西域十八國來使。 十八國的正副使臣穿的人模人樣的,一副謹小慎微的肅穆模樣,在魏帝國官員們注視之下,一一上前拜見端坐上首的魏天子郭鵬。 話說郭鵬亮相的時候那是真的排場。 先是敲鼓,然后吹響號角,深沉肅穆的號角聲嗚嗚的響起,配合著時而短促時而綿長的鼓聲,郭鵬在隨侍宦官的攙扶下登臺亮相。 郭某人一身赭黃色帝王冠服,腳步緩慢而堅定,表情莊嚴而肅穆,緩緩走到了高臺之上,站在皇帝案幾之前,雙手攤開,雙膝前屈,跪坐在了軟墊之上,忽而將雙手收回,正襟危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