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了避免紙上談兵的丑事出現(xiàn),每一位參謀臺的參謀人員都要進入軍隊,隨軍一起行動,甚至是一起訓練一段時間。 以便真正地了解軍隊是如何運行的,還要參與到戰(zhàn)爭之中實習,最后才能被承認為一個合格的參謀。 所以戲忠有借口,他開始順勢安排沒有經(jīng)歷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洗禮的新人參謀前往各地軍中實習,實地感受軍隊生活和行軍征戰(zhàn)的苦楚,目的地是揚州和益州。 反正就是不和洛陽各方勢力有任何糾纏。 任何人上門都會被戲忠阻擋在門外。 外交部嗅到了不妙的氣味,立刻想起了一年前的崔渠案,立刻故技重施。 身為尚書臺一員,外交部從事外事,不干涉內政,事發(fā)之初,外交部官署就在辛毗的指示下閉門謝客。 然后外交部集體裝鴕鳥,辛毗自己跑去理藩院和西域諸國使者談天說地去了。 尚書老大去理藩院和人家談天說地了,下面人自然也開始了各自的放飛自我,他們分別借口公干集體到理藩院去了。 有的還以導游之名帶著那幫西域使節(jié)到處游覽洛陽城內外的風景名勝之類的。 理藩院里的那些西域使者們還以為發(fā)生了什么大事呢,結果就看著外交部的官員們過去找他們喝茶聊天游大街,什么別的也不做。 外交部反正經(jīng)常被其他部門瞧不起,和其他部門關系不好,裝死也就裝死了。 結果兵部居然也不甘示弱。 董昭被郭鵬懟過一次,知道貿然參與到這種事情里面對自己沒好處,所以果斷決定不參與這件事情。 哪怕事后被勝利者穿小鞋也不參與。 他約束兵部官員不要多嘴,更不要參與此事,三緘其口,不和交戰(zhàn)雙方有什么往來。 接著留下兵部侍郎蒯良坐鎮(zhèn)兵部,然后自己以巡視關中各地武庫儲存的名義離開洛陽去公干了。 董昭溜之大吉,沒任何人能堵住他。 刑部尚書郭議表示自己正在召集刑部官員們一起商量魏律的改進條款,天天閉門開大會,沒時間管這些瑣事,根本不予理睬。 爭斗的雙方顧及到郭議皇族的身份,也不敢對刑部有什么進一步舉動。 而值此關鍵時刻,司隸校尉國淵生病了。 病的還不輕,閉門謝客,除了上門看病的大醫(yī)館醫(yī)師,誰也不見。 這一個個的都是鬼精鬼精的,從腦袋到腳底板上都長滿了心眼。 刨除掉一切不參與此事的部門和人員之后,剩下的,就是戰(zhàn)士們了。 戰(zhàn)士上戰(zhàn)場,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分清敵我。 現(xiàn)在敵我已經(jīng)分清了,兩軍列陣完畢,可以開始對線了。 于是,針鋒相對的兩個集團就開始互相齜牙咧嘴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