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靖的確名聲很大,全天下士人都知道這個人,他主持過月旦評,點評過很多士人。 很多士人因為他而獲取名聲踏上仕途,他的名聲大過天,本來的確是非常適合做禮部尚書的人。 可是…… 背主求榮的事實讓所有人對他都心存芥蒂。 翻墻投降這種事情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你就那么怕死嗎? 怕到了連臉都不要的地步? 雖然不敢說,雖然對他表面是一樣的尊重,可實際上他的名聲已經被毀了,只是因為他舉薦選拔的人太多,大家誰也不敢把他推下神壇。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所以后來皇帝把許靖發往太學做老師教育學生,大家也都覺得挺合適的,讓他終老在太學也不錯。 但是這一次,許靖居然被任命做了禮部尚書。 這個就…… 有種吃漢堡吃的很甜美時,打開蓋在上面的面包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樣子,就看到里頭躺著三只被咬了一半的蟑螂的感覺。 不吹不黑,很多人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雖然還十分恐懼,卻依然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皇帝是故意的吧? 讓一個污點士人來主持公府復試這種重要而神圣的事情! 可不管怎么樣,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 不僅不敢,也不敢。 第一個不敢,是不敢反對皇帝的意見。 第二個不敢,是作為一個士人,不敢對許靖提出批評意見。 剛剛才有三百多名中央官員遭到皇帝嚴懲,地方上也有一百多人遭到牽連,很多士人家族因此被廢掉了數年鉆營之功,政治努力一朝歸零。 皇帝不僅打擊中央,還要牽連地方家族,這讓很多家族為之感到恐懼,他們可不愿意為了某一個人葬送掉整個家族的政治前途。 大家讀書學習為了什么? 不就是為了當官嗎? 誰還敢當出頭鳥? 程昱?田豐?曹操?橋蕤? 還是哪個鐵頭娃? 沒有,一個都沒有。 于是這件事情就這樣說定了,許靖很快走馬上任,出任禮部尚書,執掌公府復試選拔孝廉、茂才的權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