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十六 白虎觀會議-《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得知郭某人要給他一個團隊讓他帶領著一起修史,蔡邕顯得非常高興。
“陛下當真要集結那么多人一起修史?而且還要親自作序?”
“那是自然,這種大事不能馬虎,我魏代漢而立,當尊奉前朝為正統,為前朝修史,當然是國事。”
郭鵬笑道:“而且蔡公就不要喊我陛下了,喚我表字吧,這是私下里,沒有旁人,蔡公無需多禮。”
蔡邕左右看看,就看著一個笑面如菊花的蘇遠侍立一旁,也就放下了心。
“那好吧,子鳳啊,修史書素來都是史家一家之言,皇帝做主讓很多人一起參與修史這種事情,還從未發生過,你怎么想到要這樣做的?”
蔡邕詢問的時候頗有些小心翼翼,好像很擔心郭鵬會因為某些事情而生氣。
郭鵬笑了笑。
“本來也不能說是什么大事,不過是蔡公年齡大了,擔心蔡公累著,給蔡公安排一批助手,蔡公只需要把控一下具體流程就可以了蔡公為主,他們為輔,有什么事情都讓他們去做就好了。”
蔡邕對此感到十分高興。
“有子鳳的幫助,這一次,我定能編纂一部空前的雄偉之作!”
隨后,蔡邕和郭鵬就這本《后漢書》該如何操作進行了一番交談。
比如采用何種體裁,是仿照史記和漢書,還是另外創造一種寫法。
寫的時候該把控怎樣的核心內容,主要是褒獎還是貶抑,某些比較敏感的事件到底該不該寫之類的。
郭某人對此做了比較詳細的指導。
他認為修史不僅是學術,更是政治。
魏代漢而立,自當尊漢為正統,對于正統當然是褒獎為主不能隨便貶抑,要發揚光大漢帝的光輝事跡,對于一些不該說的,那就盡量隱去不寫。
留給后人的盡量要是一種光輝偉岸的形象。
體裁那就隨便蔡邕發揮,學司馬遷也好,學班固兄妹也好,該怎么寫怎么寫。
寫的盡可能詳實,不要擔心筆墨,也不要惜字如金,他能夠提供給蔡邕足夠的紙張和筆墨,因為最近左伯紙又降價了。
敏感事件盡量寫一下過程和結果,寫一下發生的事情,不要做過多的評論,讓后人知道發生了什么就好,修史的人不要帶有個人主觀色彩。
這是郭某人尤其要求蔡邕注意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