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算可以在一定的戰場上軍事交鋒取勝,但是郭某人也不覺得那就是勝利了。 戰爭不是簡單地兩軍戰場決勝負,戰爭的要義是占領土地、人口和資源,是交戰雙方對一片土地上的戰爭潛力的爭奪。 不考慮這些或者其他的一些必要原因就去打一場戰爭,是不明智的。 反正眼下郭某人看不到任何攻擊貴霜帝國的必要性。 金銀的需求完全可以通過貿易的方式來得到,不僅可以得到金銀,還能轉移過剩的產能,拉動外需。 在西域沒有完全納入統治且成熟的交通干道沒有完全建成之時,任何對西域之外的國家發起的軍事行動都是非必要的。 尤其是貴霜和安息。 就算打過去了也會因為超出帝國極壁的極限而無法統治,白白耗費錢糧罷了。 雖然很不爽他們作為二道販子把原本可以讓魏帝國吃掉的那部分利潤給吃掉了,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屬于時代局限性,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解決的。 除非郭某人不做人了。 而且,這段時間郭某人想了起來,波斯帝國的崛起好像少不了羅馬帝國對安息帝國的攻擊。 而安息帝國之所以被羅馬帝國攻擊,就是這家伙太不厚道太貪錢了。 看準了羅馬人對絲綢的狂熱渴望,壟斷商路之后,把絲綢賣的死貴,讓羅馬帝國的貴族們承受不了,于是興兵來打。 羅馬帝國因為路途遙遠沒能直接滅掉安息帝國,和安息帝國算是誰也沒討到好處,被羅馬連連攻擊,打的奄奄一息。 最后占便宜的是薩珊波斯。 羅馬終究也沒能占多大便宜,因為實在是打不過來了。 所以說二道販子要厚道,不能太坑。 太坑了,錢不僅沒了,連自己的命都沒有了,便宜的是別人。 羅馬帝國也不是什么簡單的冤大頭,雖然狂熱的喜歡,可你要是不讓我正常獲取,我就真的會打你的。 軍事體制下的羅馬帝國文治稍弱,軍事征伐還是很剛的,政治制度也基本上受到軍事牽制,不成熟。 打起架來,羅馬帝國還真不怕誰。 好像安息和波斯的更替就在這一時期,應該為時不遠了。 不過這些事情眼下和郭某人也沒什么太大的關系。 郭某人現在連貴霜國都還沒有繞過去,貴霜還要和安息爭奪二道販子的地位,硬要說起來的話,安息帝國搞不好還是三道販子。 這樣一想,郭某人是真的不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