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塔靡在這樣的危局之下,也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極限。 比如試圖辯白這件事情,并且把鍋甩給新力靡,他污蔑新力靡,為自己開脫,把一切罪責都說成是新力靡做的。 然后還說愿意賠禮道歉,給多少牛羊馬和金錢,還愿意永遠做魏帝國的藩屬,請曹休不要討伐他之類的。 然后對著自己人散布各種消息。 說什么這是新力靡的陰謀,是新力靡所做的混賬事,新力靡殺了魏國人嫁禍給他們,他已經向曹休辯白,曹休會相信他。 他們應該團結起來殺了新力靡,以此證明自己的清白什么的。 還別說,驚恐萬分的情況下,阿塔靡的表態還就真的成為了某些人的救命稻草。 他們愿意相信阿塔靡的表態,并且在阿塔靡的帶領下反擊新力靡,居然還就真的穩住了戰局。 雙方再度進入了對峙狀態。 但是新力靡的優勢已經無法扭轉了,就算在對峙狀態下,新力靡也會不斷地率軍主動進攻,而阿塔靡卻做不到這一點。 曹休率領山北七國軍隊一起討伐阿塔靡的事情實在是太大了。 就在這個情況下,延德四年八月下旬,龜茲國、姑墨國和溫宿國的軍隊已經全部抵達了它乾城,在它乾城接受西域都護曹休的檢閱。 說實話,看著這些軍隊,曹休頗有一種時光倒流回到十多年前,看到袁紹和袁術的那些軍隊的時候。 那個時候所看到的敵軍就是眼前這種感覺。 歪瓜裂棗,列隊列的歪歪扭扭,軍隊裝備不統一。 前面一些算是精銳部隊,越往后越能看到那些拿著五花八門的武器穿著五花八門甚至不著甲胄的衣服的人。 一看就是臨時招募來的。 以這些國家的體量,能維持數百人到一千人的常備軍隊就不容易了。 其他的軍隊都是打仗的時候臨時招募,軍隊多了就要脫產,一旦脫產,對國家來說養兵就是個巨大的負擔。 郭某人在全國范圍內搞屯田,拼命壓榨農民積累糧食才能養得起脫產職業軍隊,而這些小國的生產力根本不足以支撐大量軍隊的維持。 也就是現在堪堪拿出來討好一下曹休,以便未來打了勝仗以后請賞。 等戰爭結束以后,這里頭的大部分人肯定是遣散回家繼續耕田種地當牛做馬的。 所以也不指望他們能有什么戰斗力。 像魏軍一樣集結成嚴密的軍陣在戰場上碾碎一切敵人這種事情,還真不能相信他們能辦到。 同樣的事情一樣可以發生在烏孫。 烏孫大昆彌和小昆彌的常備軍隊也不會有太多,一拉起來幾萬人那是一拉起來,平時也就那么一兩千人常備軍,要打仗了才臨時集合。 現在他們臨時集合了,其他國家也可以臨時集合。 曹休對于這些軍隊盡量與否并不在意,反正他們本身就是烏合之眾,拉出來當炮灰的,多多的和烏孫人互相消耗,那就最美了。 曹休的決勝力量是兩千魏軍騎兵,兩千精銳的魏軍騎兵,都還沒有用上曹仁的支援。 曹仁派人詢問曹休是否需要軍隊支援,曹休搖頭拒絕了。 因為曹休覺得在那樣的戰場上,兩千精銳已經足以體現出魏軍的強悍了。 魏軍騎兵登場的時候,的確亮瞎了不少龜茲等國將領的眼睛。 看到魏軍精良的盔甲和又粗又長的長兵器的時候,他們真的很奇怪。 難道魏軍可以利用這些可怕的長兵器在馬上作戰嗎? 再一看,他們發現魏軍騎兵屁股底下墊著一個坐墊一樣的東西,中間低兩邊高,好像能起到穩定身形的作用…… 新式裝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