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到時候這件事情會從一件單純的沒有政治傾向貪腐案件演變?yōu)閮蓚€集團(tuán)的政治對立,這是一定的。 經(jīng)歷了之前兩次政治大案的諸葛亮可以保證。 這真的很危險。 可是,難道對于這樣的事情就視而不見嗎? 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辛苦勞作的民夫們吃著鹽水都拌不濕的麥飯,然后賣力的做著這樣的高強(qiáng)度工作? 自己來到這里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為了知道他們需要什么,知道自己將來回到洛陽以后到底要做什么嗎? 可現(xiàn)在自己知道了他們的需求,知道他們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一點(diǎn)的鹽水,僅僅是更多一點(diǎn)的鹽水! 這難道都不能滿足他們嗎? 那這個官做的還有什么意思? 大老遠(yuǎn)的離開洛陽跑到邊陲又是為了什么? 這和自己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根本不是一回事! 諸葛孔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諸葛亮捫心自問。 他想起了郭鵬在他離開洛陽之前對他所說的。 【我會在洛陽城看著你,我會期待你回到洛陽城的那一天。】 皇帝陛下,您對我說的話,是我所想象的那個意思嗎? 您希望我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嗎? 諸葛亮知道郭鵬對他說的話不會針對這件尚未發(fā)生的事情,可是諸葛亮卻要面臨一個選擇。 然后他很快就得出了非常堅(jiān)決的答案,不容更改的答案。 我為的不是某幾個人,或者某一個集團(tuán),我所為的,只是讓這些辛苦工作的筑路民夫可以吃到他們應(yīng)該吃到的東西。 就那么簡單。 于是他看向了司馬懿。 “仲達(dá),我所為者,不是我兄長,不是張部堂,不是陳使君,不是毛使君,更不是曹首輔!我所為的,只是能讓筑路民夫吃到他們應(yīng)該吃到的東西。 我所為的,只是讓他們可以吃到三頓飯,可以吃到醬菜,可以每五天吃到一頓肉,而不是連飯都拌不濕的那一點(diǎn)點(diǎn)鹽水!仲達(dá),如果是你面對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做?” 頂點(diǎn)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