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郭嘉左看看有看看,不知道從哪里摸出來一把小糕點,一邊吃一邊看兩人吵架,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這場景看的郭瑾也不知道該怎么表達情感。 一群人正在吵,看到皇帝來了,這才趕快結束了爭吵,紛紛下拜。 “陛下。” “嗯。” 郭鵬幾步上前,板著臉說道:“吵什么吵?軍國大事,不是兒戲,你們爭吵能吵出什么結果來?身為一部主官就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后不準如此,你們兩人都罰俸一月!” 不疼不癢的終結了爭吵之后,郭鵬開始了解情況。 原來戲忠為了盡快結束戰爭,減少此戰對國力的消耗,所以要求加快戰爭的進程,要求軍隊行進的速度加快。 而這就對后勤部隊有更高的要求。 負責后勤的董昭對此感到難以接受,認為后勤部基本就困難,持續加速會讓后勤面臨崩潰的危險,所以就來到參謀臺和戲忠理論。 然后兩人就吵了起來。 “陛下,負責后勤的輔兵和民夫也是血肉之軀,也要吃飯,也要喝水,也要休息,如果過度要求他們加快速度,恐怕會出事,會累死人。” 董昭開口道:“過去的一次大戰之中,偶爾也會出現軍隊前進太快而后勤跟不上的事情,每到那個時候,軍隊和參謀臺總會責怪后勤太慢。 但是陛下,后勤運輸本身就不可能比行軍更快,所以才會有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之說,他們倒是想得美,走到哪兒吃到哪兒,可是后勤運輸,也都是人力物力啊。” 郭鵬點了點頭,看向了戲忠。 “公仁所說有理,后勤運輸甚為艱難,素來都不會比行軍更輕松,志才,你的要求也不能太高。” 戲忠躬身道:“陛下,此事也是臣考慮之后才提出的要求,此戰規模龐大,耗費巨大,河北數年積累很可能經此一戰就消耗一空,可能還需要河南的青兗二州予以支援。 臣念及日后的庫存需求,天災人禍之下可能需要的賑災之舉,希望給河北留下一些庫存,以免需要庫存的時候,庫存已經被消耗一空,臣沒有私心,望陛下明察。” 郭鵬又點了點頭。 “志才說的也沒有問題,有這樣的想法是對的。” 說完,郭鵬看向了郭瑾。 “太子,你怎么看?” 群臣一起把目光投向了站在郭鵬身旁不曾說話的郭瑾。 郭瑾一愣,意識到這也是郭鵬的考驗,立刻開動起了腦筋,思考一番。 “陛下,兒臣以為,戲令君和董部堂所說的都有道理,不過陛下很早就說過,糧食沒了,可以再種,不過一兩年之功,又能積攢很多,人沒了,沒有十數年之功則不能長成。 我魏發展至今,全賴【以人為本】四個字,無論何時,都當堅守這四個字,不是必要情況下,不能放棄人,只要人還在,一切都還有挽回的希望,人沒了,就真的沒了。” 群臣聽后,都覺得太子說的有道理。 郭鵬也點了點頭。 “聽到太子的話了嗎?這也是孤想要說的,當今不是亂世,天下各地糧食都有穩定生產,一地不足,征調另一地存糧支援并非難事。 但是人沒了,沒有十幾年的功夫是無法長成的,所以孤屢次要求你們思考策略的時候,要憐惜民力,不能過度使用民力,你們要記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