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李典的這一做法,郭鵬表示很感興趣,于是詢問他這樣做的目的。 李典則回復說他認為這樣做可以無限模擬戰場上的情況。 “我軍作戰,以軍陣為主,無論是攻城,還是野戰,軍陣都是首要的,軍陣則以外圍大盾為首,無盾不成軍陣,則持盾士兵務必堅韌不拔。 臣以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盾兵都不能慌亂,盾破,則陣破,陣破,則軍亡,死生之地,不可不察,故臣嚴厲要求盾兵?!? 郭鵬深深為之贊許,夸贊并且獎勵了李典,認為他的做法是值得夸贊的。 然后下令把李典的想法推廣到全軍,讓全軍都注意盾兵的訓練。 用沒有箭頭的箭矢射擊,讓長矛手拿著木棍去圍攻,設定時間期限,以此鍛煉盾兵的防御能力和抗壓能力,增強在戰場上的生存率。 對于李典的小心謹慎和奇思妙想,郭鵬非常欣賞,也相當看中他。 要說唯一有點不滿意的,大概就是李典行事過于謹小慎微了。 面對軍功不爭不搶是一種品德,也是一種修養,但是過于不爭不搶,以至于本來屬于自己的都會被別人拿走,那就不好了。 這樣不僅不能起到好的作用,還會讓自己部下的士兵離心離德。 而且有人會認為李典品德高尚,尊重他,有人卻會覺得李典好欺負,就專門欺負他。 郭鵬不止一次告訴他不要過于小心謹慎,以免有人覺得他好欺負,不過李典還是沒怎么改變過自己的態度。 郭鵬甚至感覺李典變得越來越佛系了。 就算你身邊全是親族將領,你也不能一點不爭吧? “曼成,我也不是第一次這樣告訴你了,你的優點是謙虛謹慎,你的缺點是過于謙虛謹慎,在軍中,能掙會搶的人有很多,你沒必要和他們爭搶,但是屬于你的,你不能放手?!? 郭鵬來到軍營里視察一通,對李典治軍沒有任何不滿,但是對于李典本人,他還是有所不滿的。 臨出征之前,郭鵬想和李典講明白這部分問題,以免在草原戰場上他被別人欺負的要死要活還不知道反抗。 爭搶起戰功,他那些同僚個個都是好手。 對此,李典似乎看得很開。 “只要陛下知道臣立下了戰功,就夠了,臣知道我魏有功必賞,既如此,何須強爭引起不必要的爭端?那應該也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事情?!? 這的確不是我愿意看到的事情。 我是在擔心你被那幫混蛋欺負死啊。 郭鵬怒其不爭,但是也拿李典沒辦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