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程昱和田豐都要走,都要隨軍出征,跟著皇帝一起走。
這一戲劇性的結果不僅讓那些之前對此懷有猜測的官員們傻眼,也讓程昱和田豐傻眼。
他們沒想到郭鵬居然一個也不留,把他們兩個都帶走,直接讓皇太子來主持尚書臺的日常運作。
就算要讓皇太子來主持,怎么著也要在程昱和田豐之中留下一人協(xié)助,這樣才能讓皇太子更快的上手政務。
畢竟尚書臺是國家政務處理核心,官員數(shù)量極多,政務繁雜多樣,沒有一個熟悉尚書臺且可以調(diào)動各部門系統(tǒng)工作的老手輔佐,很難快速上手尚書臺的事務。
可是誰也沒想到,尚書令和尚書仆射一個也沒有留下來,全給帶走了。
這往好了說,是皇帝要錘煉皇太子的執(zhí)政能力,給皇太子以鍛煉的機會。
往壞了說,那就代表皇帝不信任程昱和田豐,認為自己一走,田豐和程昱又要鬧事,所以干脆把他們帶在身邊。
都過去挺長時間的了,結果他們還是沒有重新贏回皇帝的信任嗎?
這可真是讓他們感到惶恐不安。
皇帝把尚書臺的兩個領導帶走了,留下來其他具體負責辦事的官員。
當然也有不用跟著皇帝往前線跑,但是也不能待在洛陽的官員,比如兵部尚書董昭。
他是本次北伐的后勤總負責人,為了搞好后勤工作,董昭自然不會待在洛陽,而要待在河北。
具體上是在并州的糧草調(diào)度前線,以并州刺史夏侯惇和幽州刺史鮮于輔為協(xié)助者,一起辦理大軍糧草后勤的調(diào)度,不得有誤。
行政問題基本上解決了之后,郭鵬又開始安排軍事問題。
本次出征以郭鵬自己為統(tǒng)帥,兵分三路,齊頭并進,一起橫掃漠北,把鮮卑徹底吞噬掉。
不過郭鵬一個人顯然不能直接指揮十幾萬將近二十萬的軍隊,所以也要安排其他將領的人選。
他親自統(tǒng)領的中路軍以衛(wèi)軍主力構造,帶上曹洪、曹純、李典和郭棟四人為主要將領。
左右兩路軍隊的人員調(diào)配問題上,郭鵬經(jīng)過一番思考,決定抽調(diào)曹仁麾下的關羽、張飛,張遼麾下的徐晃、臧霸,還有于禁麾下的田豫,分別統(tǒng)兵率領。
郭鵬決定以關羽為左路軍主將,以張飛為右路軍主將,著兩人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和自己同步出兵,齊頭并進。
鮮卑人若出兵抵抗,則擊潰之,然后迂回包抄,將鮮卑人的老巢包圍,斷絕他們的逃亡之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