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古以來,蠻夷不可怕,學到些許技術也并不值得多么忌憚。 可怕的是學習了漢人治國理政思路的蠻夷,可怕的是把游牧體制變為封建,從而建立起封建統治的蠻夷國度。 漢人能建立起堅強穩定的政治體制,建立起較為穩定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和統合能力,這是多少年血雨腥風之下漢人政治智慧的結晶。 強大的游牧國家就像是無根浮萍,四處游蕩,一打就跑,興盛起來很簡單,衰落下去一樣很簡單。 漢人建立的國家體制穩定,能夠扎根于建設地,生產出各種各樣的物產,發明出各種各樣的技術,統合當地的一切,發展為強大的綜合國力。 同時代下,這種綜合國力并不弱于游牧帝國、穩定性和延續性遠遠強于游牧帝國的政治體制才是漢人最大的瑰寶。 這種體制上的優勢,并非是一兩個古典時代的技術突破能夠取代的。 就算讓難樓掌握了馬具技術,讓難樓的騎兵也一起進化,郭某人難道就會被難樓打到亡國? 體制,政治體制,這才是中原帝國最大的優勢所在。 而這一點,往往被北方游牧民族的敵人所忽視。 他們喜歡漢人豐富的物產和有趣的科技,樂于擁有這些物產,學習這些技術,卻對漢人先進的上層建筑不屑一顧,對此嗤之以鼻。 他們覺得自己的體制是最好的,最合適的,漢人值得學習的只有技術,最重要的也就是技術。 所以他們的行為頗有一點【師漢長技以制漢】的感覺。 做出這種事情的滿清王朝后來的遭遇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他們師夷長技以制夷,花了幾十年時間,折騰出了一個空中樓閣式的【同光中興】。 他們很舍得砸錢,樂于砸錢,砸陸軍,砸海軍,洋人有的咱們都要有,這樣就不會被洋人欺負。 然后砸出了一支近代化裝備的軍隊。 洋務運動以后的清朝新軍有槍有炮有鐵甲艦,一應裝備全都是同時代最先進的,海防陸防應有盡有,還有本土的軍工產業,技術并不落后。 歐美軍隊與之相比,并沒有什么裝備上的優勢,他們有的清軍都有,部分裝備甚至還能自產。 但是清朝強盛了嗎? 并沒有,照樣屢戰屢敗,一潰千里。 甲午戰爭時期,日本軍隊有的技術裝備,清軍都有,日本軍隊沒有的技術裝備,清軍也有,但是結果呢? 典型的身體比腦子先進。 上層建筑的落后和腐朽是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技術上的優勢的,而這種優勢遲早也會被腐朽的上層建筑所拖累。 其后的中國人才終于意識到,原來救國的關鍵不在技術,而在政治體制。 有了配套的政治體制,技術才能發揮應有的效用,帶領整個國家往前飛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