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而蔣琬這一類有實際治國理政才能的人卻不能在考試上勝過他們。

    貌似是有些不公平,不理性,不完美。

    但是細細一想,世上又有哪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能比這樣公開的科舉考試更加公正公平讓人有選擇呢?

    選拔標準若要放大到整個國家的范圍之中,最能直觀體現的分數就是不二選擇,而不是更加抽象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等等。

    國家需要一個直觀的明確的難以操作的標準來選拔人才,以此降低選材成本,而不能用抽象的更容易操作的標準去選拔人才。

    這就像是立賢立長之爭一樣,到底是立賢好,還是立長好,是個人都會說立賢好。

    可是賢這個標準過于籠統,怎么樣才算賢,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

    劉備覺得馬謖大話連篇言過其實,不賢。

    諸葛亮就覺得馬謖能言善辯目光精準,是大賢。

    可操作性太強了。

    而【長】這個標準則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的事實,立長這個標準一旦確定,上至皇帝下至群臣,誰都不能操作。

    至于屢屢出現的長者不賢的現象,只能說是人類社會的頑疾,暫時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畢竟對于一個巨大體量的國家來說,穩定,少犯錯,長延續,這才是最好的政策。

    所以考試和立長一樣,在這個方面能體現出其他制度不能體現出來的優勢,能帶來穩定,能帶來和平發展,也是教育資源極端匱乏的當下,郭某人能采取的唯一方式。

    選拔出來的人才可能會犯錯,可能一旦上手操作就要出問題。

    但是不得不說,這群讀書努力愿意付出且脫穎而出的舉士們當中真正的人才比率,一定比汪洋大海里的普通人當中人才的比率要更高。

    考試,就是一種幫助政府和用人單位縮小選賢任能成本的最佳方式。

    至于那些藏在民間的人才,怪才……

    相對于整個國家層面來說,放棄掉,沒什么可惜的,只能說運氣不好,命不好。

    所以盡管馬謖能當狀元,曹植能做榜眼,而蔣琬只能做探花,那也無妨,科舉的規則和體制,郭某人只會進一步維護,不會動搖。

    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才是人間真味。

    郭鵬讓許靖繼續回去主持工作,然后把他們認為的前十名的卷子拿來給他過目,接著就把郭珺叫了過來。

    很快,郭珺就來了,得知了自己在這場考試中可以取得第三名的分數的事實。

    “馬謖,還有……子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