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要想富先修路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山北道和山南道的使用率很高,所以郭鵬也在這兩條道路上設置了收費站用以收費,來維持這兩條道路的路面情況。 并且也因此安排了軍隊使用的驛站,為軍事目的服務,還有民間自己操持的旅店,用以發展地方經濟。 可以說這兩條道路的建成已經幫助魏帝國完全摸清楚了西域的情況,軍事,經濟,政治等等各方面的情況,西域各國都像是沒有遮羞布的**一樣,在魏帝國面前毫無遮擋。 貌似也不想遮擋。 并且隨著魏帝國的文明力量的入侵,西域各國的社會已經基本上被漢文明同化了。 他們也習慣了穿漢人的服飾,學著漢人一樣裝點自己,使用一樣的農具務農,吃飯用筷子和碗,用陶罐鐵鍋做飯炒菜吃,睡覺也睡在床上。 然后在國家層面,他們國內的一應建筑也紛紛對標漢人的建筑—— 或者說本身就是漢人建筑商隊承包的建筑任務,幫助他們規劃,然后用從內地運來的木材和其他各種材料搭建建筑物。 西域各國上層因為從絲綢商路上賺取了高額利潤,十分富裕,又因為覺得成為了魏帝國的藩屬國,無憂無慮,沒有什么理想追求,就開始追求奢華的生活和奢侈的享受。 一應吃穿用度必須要是最好的,必須要是原汁原味從魏國內地進口來的。 身上穿的都是用蜀錦織成的衣物。 睡覺用的床上物品也是精心織就的絲織品。 喝的都是從洛陽官營酒店買來的釀造美酒。 吃菜務必要吃炒菜,所有調味料都是魏國原裝進口,比如幽州大豆釀造的醬油。 連鹽都要最好的青州海鹽和益州井鹽,和貢品一個級別。 用的碗筷都是洛陽最棒的工匠燒制的,據說還是皇家用不了拿出來賣的宮廷御用品。 住的房屋都是按照中原建制百分之一百還原仿造的—— 雖然他們身處蠻荒之地,但是這并不能阻礙他們對中原文化的向往,所以專門仿照漢家上層社會的人物,建造他們的房屋。 他們的要求非常明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