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八十 清丈土地-《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這就是稅收的力量。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偷稅漏稅從來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兒,秦國有,漢國也有。
漢武帝為了打擊偷稅漏稅,還會把偷稅漏稅的人直接罰到邊關戍邊一年——
當時漢帝國的邊疆可是有兇悍的匈奴人,戍邊一年活著回來的概率絕對不會很高,所以全國震怖,漢政府的稅收有了極大的起色。
正是因為漢武帝的鐵腕政策,才有了對匈奴作戰的戰局扭轉。
稅收一樣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
郭鵬自從建立割據政權以來就非常在意稅收,也是靠著體系嚴密的基層組織和明確的稅收獲取了強大的動員力。
由此,在二十年間消滅了一切軍閥勢力,蕩平天下不臣,建立了魏帝國。
現如今,在魏帝國需要從單純的戰爭機器轉變為戰爭、和平兩用機器的檔口,他需要對戰時稅收政策做一波調整。
減輕屯田制度下農戶需要繳納的稅收的量,然后把這部分的需求轉移到官員和豪強地主的身上,逼他們交稅,逼他們把錢吐出來供養國家。
他們吐出利益來了,底層黎庶的負擔自然就降低了,稅收減少了,就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便能讓他們有更高的生育熱情。
戰時自然是全面壓迫全面剝削。
到和平時代,壓迫的對象需要做一波改變,從官員與豪強地主的手上收錢,限制剝削他們的利益。
這樣的做法自然會遭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抵抗。
可是,今時今日的抵抗,難道還有什么威力嗎?
皇帝已經把士族階層收拾掉了,在那場空前的政治風暴行動之中,皇帝展現出來的鐵腕手段足以讓任何人心驚膽戰雙腿顫抖,根本找不到對抗的方法。
當時皇帝尚且沒到完全體的時候他們都無法對抗皇帝,現在皇帝大權在握,就更不可能了。
當今皇帝,是個比始皇帝更加專制的獨夫。
任何人都不可能對抗他。
一定要想做些什么的話,除非……那些莊園里的豪強地主們真的起兵造反。
但是他們總覺得,皇帝就是迫不及待地希望他們舉兵造反,才如此步步緊逼,不給他們任何商量的空間。
而在眼下,群臣找不到任何可以和皇帝對抗的方式,在曹操和郭嘉帶頭之后,群臣也紛紛意識到了屬于他們的獨有選項。
抱頭蹲下唱征服。
核心決策層的高官們紛紛向郭鵬臣服,跪下來表示他們愿意接受郭鵬的要求,他們也表示會把這個消息轉告家人、族人,并且他們會以身作則,帶頭交出家中土地給朝廷官員清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