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當年荊州投降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斗爭的苗頭。 只是多年來都沒有爆發,而現在正好爆發了。 皇帝要拿回當年自己沒有拿到的權力,而豪強們不愿意交出這些權力以及背后代表著的巨大利益。 矛盾變得十分尖銳,不可調和。 蔡瑁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和仕途前景,嘗試召集一場會議,大家在會議上暢所欲言,把想說的都說出來,盡可能調和。 會議是召開了,但是整體來說,并沒有取得什么好的結果。 “陛下所要求的是清丈土地和一體納稅,繳納的稅額并不高,對于諸位這家大業大的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以接受的額度吧?又有什么好說的呢?況且并不是只有諸位繳納,全天下都要繳納啊?!? 蔡瑁試圖勸說他們接受皇帝的要求,還以身作則:“蔡氏土地會全部交給朝廷清丈,然后該怎么納稅就怎么納稅,蔡氏絕無任何怨言!” 蔡瑁覺得自己這樣的說法就能勸服他們接受條件。 但是他錯了。 “你是荊州刺史,你能盡情撈錢,你想要什么要不到?但是蔡使君,我們可沒有你的地位!” “我們除了這些土地這些家業,什么都沒有,現在居然還要交稅?” “蔡使君,你捫心自問,前朝都沒有發生的事情今朝卻要做,這還算是好的條件?” “你想怎么做是你的事情,我們不想這樣做,你家大業大,我們的家業是幾代祖先積累下來的,一分都不能少!” 豪強地主們不斷地表示他們絕對不會接受有損他們利益的條件。 “一點稅收又能如何?你們會因此吃不上飯嗎?” 蔡瑁大為惱火:“誰不交稅?中央那些官員我可都聽說了,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把自家土地報備給了朝廷,怎么就你們特殊?” “本來就是如此,我等家世二千石,憑什么和那些黎庶一樣交稅?先人嘔心瀝血,就是為了讓我等交稅給朝廷的嗎?” “他們做官,我不做官!我不要官位,我只要沒人對我的家業起心思!” “蔡德珪!你現在做了朝廷官員了,就一個勁兒的給朝廷說話,你可真是朝廷的鷹犬啊!” 豪強們不僅不領情,還不斷的嘲諷蔡瑁。 他們提出了核心沖突,表示這不僅是利益之爭,也是認同之爭,他們的身份就是不一樣,和那些交稅的黎庶賤民就是不一樣。 他們的身份和統治階級是一樣的,他們不是被統治者,他們不需要像被統治者一樣交稅。 想問他們征稅,就要做出付出代價的準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