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郭鵬的提問,程昱覺得自己是可以回答的。 這個問題并不應該有什么爭議存在。 于是程昱沉吟片刻,開口道:“那就要看魏國是否比十三年前更加強大,更加昌盛,民眾的生活是否更好,他們是否有過大規(guī)模的反抗,這樣就能斷定了。” “那么是這樣的嗎?” “毫無疑問,自然是這樣的。” 程昱果斷點頭:“十三年前,我魏所據(jù)有的疆土不過中原、河北、遼東、江東、河西四郡,西域沒有掌控,江南也未完全拿下,鮮卑也沒有消滅,平州也沒有開拓完成。 而十三年后,我魏已經(jīng)把這些沒有拿下的土地全部拿下了,放眼四周,已經(jīng)沒有可以威脅我魏的敵人,已經(jīng)沒有一個政權可以威脅我魏,這就證明,陛下做的是對的。” “國家是強了,那么民眾的生活更好了嗎?” 郭鵬又問道。 程昱還是毫不猶豫的點頭。 “自然也是如此,不僅國家強了,黎民百姓的生活也好了,他們曾經(jīng)流竄各地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成百上千的死去,走在路上,就能看到餓斃在路旁的白骨。 而現(xiàn)在,人人都有土地,人人都有糧食吃,我魏立國十三年,沒有饑荒,沒有農(nóng)戶起事造反,人人安居樂業(yè),鄉(xiāng)間人口繁盛,白首垂髫相嬉戲。 萬民百姓不復有饑饉之憂,能吃飽,喝足,能免除人丁稅之憂慮,可以放心生育,養(yǎng)育后人,增加人口,這如何不是陛下的功勞呢?” 郭鵬心下稍安。 “也就是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是,陛下做的,都是對的,想要反抗陛下的,想要造反的,都是一群貪婪之輩,手握重權還不夠,還要錢,要土地,要人口,與陛下爭奪稅收!” 程昱面色冷峻:“這些人是陛下的敵人,也是黎民百姓的敵人,他們造反,恰恰說明陛下做的是對的,有利于黎民百姓,也有利于國。” 這不是單純的奉承,也有真實的想法。 失去尚書令的權力之后,在沉淪期間,程昱遍觀天下蒼生,意識到了郭鵬所作的一切給這天下帶來的變化。 所以他產(chǎn)生了如此的感悟。 郭鵬做的都是對的,奉承的可以這樣說,不愿意奉承的也要這樣說,因為這是事實。 于是郭鵬很高興。 “那不就夠了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我讓黎民百姓安居樂業(yè),讓魏國走向繁盛,那不就夠了嗎?” 郭鵬笑了笑,然后,笑容慢慢斂去。 “仲德,你說,要是在我還活著的時候,我要是發(fā)現(xiàn)太子的所作所為正在讓我所維持的局面走向崩潰,那么,我是不是應該立刻出手制止,糾正他的錯誤呢?” 程昱咽了口唾沫。 這個問題太敏感了,讓他有點不敢回答。 “陛下,此事……此事并非人臣所能議論。” “我能把你喊到這里來,就沒把你當做人臣,你盡管回答,反正你是要和我一起死的,不是嗎?” 郭鵬這樣一說,程昱覺得的確是這樣。 反正他最好的結局就是和郭鵬一起死掉,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什么好忌諱的呢? 于是他放寬了心,解開了心防,從一個政治家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