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四百四十六 太上皇的大手筆-《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并且進一步提出要在興元十年之前,在全國的每一個縣都設立一個縣學,進一步教育下沉,進一步方便學齡幼童入學讀書,分擔州學宮和郡學校的教育壓力。

    這一政策從興元元年九月開始頒布的時候就要求開始辦理。

    首先要求做到的是京畿地區,洛陽周邊各縣被首先要求每一個縣都要開建縣學,正式名為學堂,面向本縣內所有學齡幼童。

    以洛陽為中心,逐步向周邊地區鋪設開來,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一起撥款支出,力爭在興元十年之前完成此事,不得有誤。

    學部的這一大計劃一看就是太上皇的手筆。

    其耗費之大讓人心驚膽戰,很多人都準備上表新皇帝請新皇帝稍微限制一下了。

    但是與此同時,帝國在東邊的倭島上發現大規模金礦、銀礦的消息傳回來。

    緊接著沒多久,一大車一大車的金塊銀塊被運回洛陽倉庫儲存。

    人們不知道這是不是太上皇的惡意,是不是太上皇提前就準備好的計劃,讓大家錯誤的估計形勢,結果他早就為新皇帝和新政的進行準備了必要資金。

    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盛產金銀的國家,但是黃金白銀天然就是貴重物品,就是可以用于大宗交易的財富的代名詞。

    所以帝國發現大規模金礦銀礦的意義就是帝國似乎不缺錢了。

    接著,財政部那邊有有小道消息傳出來,說新皇帝有意推進以黃金、白銀和黃銅為代表的全新的魏帝國貨幣體系。

    以全新鑄造的金幣、銀幣和銅幣取代現行的標準五銖錢、絹布、絲綢等一般等價物,重新塑造一個規范的經濟生態,并且予以法律上的認定,如此帶來商業經濟上的變革。

    這樣的變革一旦產生,自然會對商業產生極大地促進作用。

    但是更重要的是,這就意味著帝國有錢了。

    黃金白銀的價格自然遠遠貴重于銅。

    雖然不知道量究竟有多少,但是從太上皇居然有底氣把教育這種燒錢的事情下沉到縣一級別,很顯然就能看出,這一波帝國可以從中獲取多大的利益,得到多少黃金和白銀。

    看起來,這也是很早就決定的事情。

    之前沒錢,有些人還能陽奉陰違,現在有了錢,太上皇就要到處巡查,看看有沒有陽奉陰違的陰陽人,一波拿下。

    搞不好,這又是一波大清洗。

    只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郭鵬真的可以從海外搞到那么多的黃金白銀——那得是多大的礦產啊。

    而且還直接成為了魏國皇室的私有財產,不準其他個人或團體伸手。

    要人老命了這是。

    魏帝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其實并不太快,主要原因就在于帝國的銅錢數量不夠。

    缺銅,所以五銖錢的鑄造速度遠遠根本上社會財富生產出來的速度,以至于在社會上造成了一定意義上的通貨緊縮。

    魏帝國執行糧本位的經濟制度,糧食和銅錢掛鉤,但是隨著糧食產量的進一步提升,銅錢產量卻沒有跟上,所以這些年的糧價正在不斷走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