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沖之居住在城外的軍營里,一邊記錄自己所看到的,一邊關(guān)注著泰西封城的局勢。 只是他始終不曾再次踏入泰西封城。 一直到泰西封城內(nèi)濃煙四起,火光沖天,把天空都染成了火焰的顏色,他才離開軍營,站在軍營外的山丘上,居高臨下,遠眺泰西封城。 火光映照之下,天空有種別樣的美感,望之就讓人詩興大發(fā),想要吟誦幾首。 羅馬軍營里的“文人墨客”們和曹沖之站在一起,欣賞著這份美感,用華麗的辭藻歌頌著卡拉卡拉皇帝的豐功偉績。 順帶嘲諷此時此刻安息帝國的無能。 羅馬的貴族教育包含有雄辯這一環(huán)節(jié),政治家也講究能言善辯,講究邏輯通順和華麗的詞藻,但凡能在皇帝身邊的,無一不是此道好手。 只是不知道他們?nèi)A麗的辭藻里是否包含了同一時刻城中居民們無力的嚎哭。 看著他們滿面潮紅像是一口氣喝干一桶葡萄酒的模樣,曹沖之低下頭想了想,覺得大概率是沒有的。 普天之下,哪個勝利者需要在意失敗者的尊嚴(yán)和痛苦呢? 失敗者的尊嚴(yán)和痛苦,所有的一切,這都是勝利者享受勝利的余韻罷了。 這個世界還遠遠沒有文明到勝利者需要憐憫失敗者的時候。 所以曹沖之知道,這把大火之后,世人將遺忘一切,而那個悲慘的泰西封將只會只存在于自己的記錄之中。 于是曹沖之忽然覺得自己的肩上擔(dān)負了一種使命。 假如,假如連自己的記錄中都沒有記錄下那些人的慘狀,那么那些人的血淚將永遠不為后人所知。 后人會覺得這個世界太美好了,戰(zhàn)爭只有攻城略地和雄才大略,只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居然沒有士兵的產(chǎn)殘肢斷臂和普通民眾的血淚! 這戰(zhàn)爭未免也太溫柔了吧? 除此之外,曹沖之覺得自己記錄下來的這些事情也沒什么作用,于事無補。 但是如果有朝一日這個世界變得文明、溫柔、公平公正了,自己記錄下來的這些民眾的血淚,或許能讓那個時候的人們多少嘆息一聲,控訴舊世界的野蠻與血腥。 如此,這份記錄就是有意義的。 曹沖之如此認定。 劫掠結(jié)束了? 泰西封內(nèi)有價值的、能被帶走的都被劫掠一空,帶不走的也被悉數(shù)毀掉。 居民房屋,官方建筑? 歷史遺跡? 全都被毀了。 文明的印記被一掃而空? 連泰西封的城墻都被羅馬軍隊利用城內(nèi)安息人自己沒帶走的戰(zhàn)爭器械給毀掉了,拆毀的干干凈凈。 接著就是一把大火點燃整個泰西封。 看著泰西封在熊熊烈焰之中化為灰燼,卡拉卡拉皇帝張開雙臂? 用華麗的辭藻和抑揚頓挫的語氣熱情的歌頌著自己的功績。 他把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匯聚而成的文化能力一口氣傾瀉而出? 用他所能想到的最為華美和壯麗的詞藻歌頌此時此刻的美妙! 他從沒有像現(xiàn)在這一刻這樣覺得自己是那么的偉大! 敵國的廢墟,就是他的豐碑! 而站在卡拉卡拉身邊,曹沖之覺得心里有股難以言表的情緒正在流淌著。 卡拉卡拉感到無上的愉悅? 感覺自己的欲望和虛榮心被極大地滿足了。 當(dāng)然? 他也沒有忘記曹沖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