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魏帝國需要一些經濟學家。 需要一些會搞經濟,懂經濟的經濟學家,有些純粹的經濟問題并不應該人為的牽扯上政治問題。 雖然這很難。 這一次危機,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之中,雍涼和西域會爆發(fā)一定的危機,會造成一定的損失。 這一定會讓一大批持保守意見的官員對于雍涼模式大加批判,并且試圖終結雍涼模式,把雍涼和西域拉回小農經濟的固定軌道之中。 就像鴕鳥遇到危險就會把腦袋塞進地洞里一樣。 讀經書讀傻了的儒家學者們不會直面危機并且尋找解決危機的辦法,他們只會采取更加直接的手段——讓危機誕生的基礎消失。 商業(yè)危機很可怕,那么沒有商業(yè)不就沒有危機了嗎? 和原來一樣難道不好嗎? 他們會想盡辦法懲辦雍涼的官員,讓后來者再也不敢提出類似的突破發(fā)展困境的方法。 這些年里不斷上表攻擊毛玠的官員們一點都不少,他們必然會成為接下來的政治風暴的發(fā)起者。 諸葛亮作為始作俑者,肯定逃不過去。 經濟危機很快就會到來,諸葛亮或許等不到調回洛陽的時候就要面對這次經濟危機了。 那么等事后回到洛陽,蓄滿了怒火和技能點的中央守舊派官僚一定會對他發(fā)起猛烈抨擊。 讓你小子再敢搞商業(yè)! 讓你小子再敢出圈! 他扛得住嗎? “這個時候回到洛陽,對你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如果你有信心,你回去,你就要和那些老學究打嘴仗,你要面對那幫人,當然,如果你不愿意這樣做,你可以不回去。” 郭鵬把選擇交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并沒有任何疑慮,甚至都沒有一絲絲的猶豫。 “臣愿意回去,不管朝臣有多少對臣的不滿,臣都愿意面對,臣絕對不會回避。” 郭鵬非常滿意。 一個不敢直面政敵為難的政治家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只有直面政敵的攻訐,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擁有勇氣的政治家。 諸葛亮成長起來了。 之后,郭鵬和諸葛亮一起商討了部分的細節(jié)問題,然后決定了他要做的事情。 談著談著,諸葛亮不知道出于什么樣的想法,向郭鵬推薦了正在安南都護府做都護的司馬懿。 “安南都護府司馬懿,辦事妥帖,執(zhí)掌安南都護府以來,也建設了很多城池,西域山北山南兩條大商路,發(fā)展的一樣好,缺一不可,而司馬懿居功至偉。” 諸葛亮誠摯向郭鵬推薦同樣擅長發(fā)展經濟的司馬懿。 “而且司馬懿當初也是太上皇內閣之中外放,與臣幾乎同時外放出來做官,陛下若要選擇賢才進入中央,司馬懿也是一個絕佳的人選。” 郭鵬看了看諸葛亮。 “司馬懿?” “是,司馬懿,司馬仲達,太上皇應該還記得司馬仲達當初主動向太上皇求取外放的事情,按照太上皇的規(guī)矩,司馬仲達也是應該被優(yōu)先召回中央之人。” 諸葛亮似乎是真心誠意想要向郭鵬推薦司馬懿,并且希望把他召回中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