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知道穆先生覺得如何?”在最后一句話的時候,米哈伊爾把目光從林語身上收回,落到了穆永祥身上。 這一刻,他身體挺得筆直,滿臉的驕傲,似乎他的背后,還是那個曾經和阿美莉卡掰手腕的蘇聯。 這一幕,看得林語很是蛋疼。 這種情況,是經歷蘇聯從巔峰到后期的俄羅斯人的典型特征。 除了他們的國家名稱,他們一直覺得自己還是那個蘇聯,那個強大無比的蘇聯。 依舊沉浸在過去的幻夢之中,不可自拔,也不想自拔。 看著他的樣子,林語手指頭靜靜的在桌上敲擊。 指甲蓋和桌面碰撞的聲音,也打斷了米哈伊爾的做作。 在他將目光落到林語身上時,林語仰起頭,目光毫無畏懼地和對方對視,緊接著又是一句反問: “米哈伊爾先生身為工業部的部長,您真的對俄羅斯的工業發展有認知嗎?” “根據我所掌握的情報,近些年來,因為經濟下行,你們國內的工業車床產量在極速下滑。” “大量工業車床廠不是已經關閉,就是已經在關閉的路上。” “剩下的那些,也只能生產一些低價值,容易出售的車床。” “你們的高端車床產量幾乎為0。” “被譽為工業之母的車床都沒有,你告訴我說,我需要認清楚我們之間的差距?” “你還要拿飛機發動機來交換我手里的技術?或者購買我手中的技術?” “我給你下單,你能準點交付嗎?” “你連讓我下單都不敢,而且連準點交付都不敢同意,你不覺得有問題嗎?” 提到車床,米哈伊爾的臉皮下意識抖動幾下。 他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也沒法回答這個問題。 他是工業部部長,俄羅斯的工業目前有幾斤幾兩他很清楚,比他的褲衩子還清楚。 當年蘇聯時期,蘇聯高層就故意把工業分到各個地方,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然后,為了和阿美莉卡競爭,也是全心全意在發展重工業。 這二者相加,直接導致分家之后的俄羅斯幾乎不存在輕工業,除開輕工業,連一部分重工業都無法自給自足。 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克治療,工業發展方面算是徹底休克。 軍事科技發展靠考古,裝備制造全靠大力出奇跡。 如果僅僅是這些,相關的工業發展還不至于走到這一步。 在蘇聯解體后,當時俄羅斯的高層們還沒有從蘇聯心態轉移到俄羅斯心態。 在對外出售一些東西時,一直以蘇聯自居。 就比如賣給華夏的發動機,數量一卡再卡,交付周期也是一延再延。 賣給其他國家也是一樣。 在這個前提下,相關的一些制造業更是遭受打擊,最后關門歇業。 制造端萎靡不振,那上游的設備廠自然也不好過。 所以,更多的車床廠沒了。 如果不是自己的權限可以看到那些數據,自己也不敢相信。 現在。 想要回答林語的話…… 沒法回答。 如果讓他敞開下單,給自己來100套,或者500套飛機發動機,那不知道要干到猴年馬月。 閉上眼嘆一口氣,米哈伊爾不復剛才的咄咄逼人。 他一屁股坐回椅子上,陰沉著臉開口: “說說你的條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