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維新的氣象猶如春風般掃過大江南北,在偉大的六皇帝英明神武帶領下,帝國在維新二年六月終于得到全面統(tǒng)一。 兩廣總督李仕堯、閩浙總督雅德、云貴總督鄂寧、伊犁將軍索諾木策凌、烏里雅蘇臺將軍成袞札布、科布多參贊大臣扎拉豐阿、庫倫辦事大臣勒保、西寧辦事大臣惠齡等旗漢文武106人聯(lián)名發(fā)出通電,響應維新,服從朝廷統(tǒng)一指揮,并即刻在朝廷監(jiān)督下裁撤各省軍隊。 七月,維新政府電告全國軍民,更改國號為中華帝國。 身為崇禎后人,明太祖子孫的朱伯閣皇帝卻沒有恢復國號為明,主要是內閣總理副大臣紀昀勸諫,說若是沿用前明國號,將來皇上及子孫便是后明之主。 不好聽,也晦氣。 如那前燕、后燕;前秦、后秦;前趙、后趙. 岳父總理大臣博清額也說若恢復前明國號,不利團結滿蒙八旗,并且后面容易發(fā)生清算問題,不利國家穩(wěn)定。 賈朱伯閣六皇帝深以為然,旋放棄恢復前明國號,改用自己本應采取的正宗國號——中華帝國。 無它,世凱也。 中華帝國成立后,以緬甸、安南、廓爾喀等國為首的列強紛紛發(fā)來賀電。 法蘭西國、英吉利國、荷蘭國、葡萄牙等國也陸續(xù)通過各自在東方的代言人,向新生的維新帝國表示祝賀。 也就是在這一年十月,剛從南京祭祀完孝陵回京的賈六收到一個消息,那就是他那遠在萬里之外的克雷芒十四世教皇大表兄竟然受到西洋各國集體抵制。 原因是教廷控制下的耶穌會活動由于規(guī)模太大,影響太大,故遭到歐州各國的強烈不滿。 西班牙和法蘭西的教會在世俗政權的影響下,率先宣布脫離羅馬教廷。 克雷芒十四世大表兄鑒于形勢危險,且有不可逆之舉,有意宣告永遠解散和關閉耶穌會。 此消息是被維新政府任命為外務副大臣的教士汪達洪透露。 目前為止,在維新朝廷及地方任職的“洋官”有34人,官職最大的除了汪達洪這個外務副大臣,還有科學部助理大臣賀清泰、通商部副大臣巴新、海軍部參謀大臣蔣友人。 在軍隊任職的西洋人士更多達三百余人,多是以教官、見習、技術人員充任,但不乏被授予少將、大校軍銜的。 在這些西方友好人士的協(xié)助下,帝國的方方面面正在如六皇帝所想積極進展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