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少女穿著厚厚的衣裳,斜挎著一個包,雖然有些瘦,也沒有什么S形身材,但勝在靈氣逼人,一顰一笑都帶著那種純正十五六歲少女特有的靈動,毫無風塵。 那名叫陳頌平的男孩在答應完之后還側過頭看了一眼坐在旁邊亭子里的老叟,然后輕輕點頭示意,接著便加速跑了過去追上了他的女伴。 宋北云一時之間有些恍惚了,好像在哪里見到過這個場面,但一下子又記不得了,而看了看旁邊的俏俏,他剛想開口,卻聽俏俏說道:“以前我也是這么催你的,那天我們進了城,撿了狗蛋。” 嗯,那天我們進了城,撿了狗蛋。 可那都已經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 宋北云覺得有些累,他靠在那小憩了起來,嘴角帶著一抹笑容。 --------- 新歷474年,四月。 人類在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之后的第五十二年,首次完成曲率引擎測試,終于走出了被困幾十萬年的太陽系,開始向人馬座前進,試圖開辟第二家園。而他們把第一顆用于探索的飛船命名為宋北云號,并且目的地那顆E493R671類地行星也被命名為宋北云星,以此來紀念偉大的科學先驅者宋北云。 “老趙,你說那么厲害的一個人,死后真的就只留下了這么點東西?” 一個歷史系的研究生站在校園后山的宋北云墓前上下打量,然后將一瓶酒一包煙放在宋北云雕像的臺子上,雙手合十:“保佑學生課題通過……” 他身后站著的是一個住著拐杖的中年人,是他的導師。被他稱之為老趙是因為這位導師性格平和,總是能跟年輕人打成一片。 老趙聽到他的話之后笑了起來:“你說什么?再說一遍。” “我說宋北云那么厲害的一個人,死后怎么就只是留下這么一丁點的東西。” 跟那些王侯將相的墓不同,宋北云的墓就在西北聯合大學的校園之中,一座雕像、一個墳頭,之后學校每年畢業季的時候都會有歷史系的學生過來修葺維護,所以他的墓每年爬起來都跟新的一樣。 但跟那些歷史上發現的大墓不同,它沒有地宮、沒有奢華的裝飾更沒有什么陵園,就是一個十平米見方的小墓,里頭的隨葬品就是一本小冊子,上頭記錄著一些歷史年代的大事件,一本相冊,里頭都是家人朋友和當時一些關鍵歷史人物,還有就是一碗梅菜扣肉、一碗蒸咸魚、一碗烤羊腿和一碗西紅柿蛋湯,以及一兜子土豆、一兜子玉米、一兜子辣椒。 其余的什么都沒有,簡單的讓人以為他的墓被人盜過。 “你好好想想再說話,不然你課題必然過不了。”老趙半開玩笑的說道。 那學生一拍腦袋:“對對對,我錯了我錯了。世上就他跟孔夫子兩人封圣了,留下的東西可不是一點點。” 他在老趙的提示下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因為宋北云留下的東西并不是以財富可以衡量的,光是開辟了科學這個學科就已經足夠他光耀萬年了,而更不用說他堅實的捍衛了中國的大一統思想。 作為一個歷史系的學生,他清晰的知道,根據當年留下的史料記載,宋北云出現的時期正是宋王朝最虛弱的時期,而同期還有遼國和金國。 根據歷史發展規律,最終宋金遼之間終歸是要互相撕扯到山河破碎,而這時北方游牧民族一定會趁虛而入撕裂掉整個世界。 雖然人類的發展軌跡必然是相似的,沒有宋北云也會有別人來啟迪科學,但那個人不一定就會是中國人,而中國在未來也不一定會有良好的發展,那么現在世界的格局可能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雕像上的這位老兄,在歷史上的分界線就是以宋北云為分界的,在宋北云執政之前的新歷十年被稱之為古代,而在他去世之后則被稱為近現代, “老趙,你真沒發現你跟宋先生相冊里的趙性長得很像么?而且你也姓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