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是,他給過冢原二四三情報,明白的告訴他他們海軍的密碼本有問題,怎么情報還能泄露呢? 從日本島直飛所羅門群島根本不過澳大利亞,這件事要說不是情報泄露,鬼都不信。 聯(lián)合艦隊司令和高參死亡,這個喜訊傳回日本,日本海軍當即混亂,就在這個關(guān)鍵時期,美軍展開全面反攻!對太平洋上本來被日軍占去的島嶼進行奪回行動! 一次情報的泄露,就能讓日本本不富裕的糧倉,雪上加霜。 但是海軍真正的靈魂人物冢原二四三還在。 而曾經(jīng)犯過錯的南云忠一也因此被放了出來,重新上崗。 小島是海軍的天下,大島是陸軍的天下。 由于日本海軍的航母素質(zhì)降低,燒油都快燒不起了,冢原二四三守的辛苦,不得不放棄了一些小島嶼,更多是防守策略,只關(guān)注東亞的幾個重點資源島嶼與本土安全。 由于他的放棄,美軍前期全部行動順利,一時間美國國內(nèi)對于消滅日本的時間節(jié)點估計很樂觀。 但是到了大島,他們就知道了什么是在中國戰(zhàn)場飽經(jīng)磨礪的日本陸軍! 航母的控制力有限,登島的美軍哪怕是拿著全套的美式裝備,對上饑腸轆轆的日本陸軍,照樣被一觸即潰,接觸之初,就傷亡慘重。 這無疑是打散了美國人心中速戰(zhàn)的夢想,而同時大大提高了日本內(nèi)閣的心理預期。 甚至于裕仁都覺得這場仗還真不一定會輸。 一次失敗而已,美國人繼續(xù)增兵。 那么東條也要增兵。 士兵深陷中國戰(zhàn)場,如果強行撤出,肯定會損失過大,而且士兵疲憊不堪。 于是東條就想問下周清和的主意。 突然想起來,不是,藤田和清呢? 東條一直以為周清和是去辦什么事情了,結(jié)果人消失了音訊全無。 大活人就這么失蹤了? “被綁架了?” 戰(zhàn)爭時間爭分奪秒,找不到人,東條也只能問參謀本部。 參謀本部給出意見,基于重慶的態(tài)度,可以考慮和重慶和談,拖住他們,和談的同時,我們直接撤幾個師團去往東南亞。 東條采納。 本來東條還覺得重慶會不會偷襲追擊,然而重慶果然跟參謀本部想的一樣,根本不追。 而同時,談判給了重慶一點好處拖延時間,日本的外相做出了點成績,和德國達成了一致,讓被控制的法國放棄了在中國的所有租界權(quán)利。 上海的法租界回歸中國,直接納入南京政府的名下,歸76號管轄。 雖然實際上是76號控制,但是在法理上,這確實是重慶為租界回歸做出了貢獻,讓土地回歸了中國,值得大肆報道,大家雙贏。 哎,東條就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件好玩的事,實際上什么都沒變,但是就讓重慶感覺到了好處,同意了他們的條件。 于是,拖延時間的計劃就有了,哪怕中日雙方在交戰(zhàn),都宣戰(zhàn)了,他也可以把日租界在法理上直接還給中國。 妙招啊! 不止他覺得妙,校長也覺得妙。 “德國人還了,就連日本人都還了,他英國人美國人就不還么?好意思么?娘希匹。” 美國人知道校長出工不出力,估計放跑日軍,讓他們來東南亞,氣壞了。 校長就說了,這租界得還。 “還了就打?” “必須打。” 美國人決定再信一次,反正上海的租界在名義上是他們的,但是事實上已經(jīng)被日本人占據(jù),留著也沒用,索性就大義的還給了中國。 上海租界至此被全部收回。 美國人通知校長該辦事了。 校長開始辦事,正好美國派到中國這里的參謀長約瑟夫·史迪威提議,在印度訓練的士兵訓練的不錯,不如趁此機會日本人無暇增兵,我們就反攻緬甸。 這件事確實能給日本人壓力,事實上完成了美方要求校長辦事的訴求。 于是校長同意史迪威反攻緬甸,在印度訓練的軍隊接到命令隨即開拔。 美軍陸軍和日軍陸軍在島嶼上浴血奮戰(zhàn),美軍損失之大震撼國會上層,美國總算知道了中國人民這么多年有多么強悍,被他們輕視的日本人有多么的瘋狂。 餓著肚子都能打出這樣的水平,打的他們引以為傲的美械師傷亡慘重。 一想到在中國戰(zhàn)場上還有200萬日本陸軍,想起來就讓人心口發(fā)寒。 都是這樣的素質(zhì),這仗怎么打? 而就在這時候,史迪威的反攻緬甸之旅獲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新訓練出來的兩個師團一路推進,突襲日軍18師團司令部,獲得大勝,連日軍司令部簽發(fā)命令的大印都被他們繳獲了。 這仗絕對能打! 日本陸軍不是不可戰(zhàn)勝! 中國陸軍就能打贏日本軍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