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外戚不能過度掌權,也不能一點權都沒有,有關漕運之事,裴居道就算不勝任也沒關系,他后面還有裴氏。 再加上此次兵部尚書裴思簡清查軍田一案,等到目前被任命為洮河道大總管的裴行儉,徹底穩固了吐谷渾局勢,班師回朝,裴氏就基本綁到太子身上了。 有了這個基礎,李彥再講重點:“殿下,裴尚書此次清查軍田被侵,頗有成效,理應再接再厲,為在外征戰的大唐軍士作主,令三軍效命,沒有后顧之憂!” 太子緩緩點頭:“此事不易,但也只有裴公能勝任了……” 裴氏的好處也別想白拿,進了陣營就要去干這最得罪人的活計,而毫無疑問,侵占土地最多的還不是弓氏,是關內士族。 如此一來,各方勢力也能達成新的平衡。 太子贊道:“元芳天資英才,怪不得父親當時對你出將入相,甚是期許,你現在已經在做宰相之責了!” 宰相的職責其實就是平衡各方勢力, 當年李敬玄之所以得李治看重,除了早年是侍讀出身外,也是因為他協調各方,令朝局平穩,后面是自己膨脹了,屁股歪到山東士族那邊去了,才越來越不被李治所喜。 李彥此時所言,確實是宰相所為,不過他只是高屋建瓴,做出指導方針,至于到了實際操作,立刻推辭:“我才疏學淺,年紀尚輕,難以服眾,還要多多歷練。” 太子:“……” 弄了半天就是不想干活唄? 合理的計劃是一回事,具體操作起來是另一回事,千頭萬緒,各種艱辛。 李治為什么需要武后,武后為什么每天要干八個時辰啊,就是這些瑣碎的工作量巨大。 太子看著李彥紅光滿面,精神奕奕:“元芳,你也多多受累……” 李彥心想我十七歲就開始干宰相的活了,那嫉妒若狂的臣子還不群起攻之,一起把我撕了,但借口要找得完美:“殿下,我資歷不足,勉強為之,反倒不美。” 太子想了想他的年齡,也嘆了口氣:“確實,你要是再年長些該多好……” 李彥準備溜了,立刻把女徒弟抬出來:“這些日子婉兒很想念殿下和太子妃,尤其是太子妃,她老是念叨著。” 太子妃果然上當:“那你快把她帶過來啊,莪也可想小婉兒了,事情談完了就快去吧!” 李彥看向太子,太子無奈之下道:“元芳,你去吧!” 李彥拱手行禮:“殿下,臣告退了!” 說罷,眨眼間沒了人影。 直到太子領群臣正式進入皇城,太子妃才眨了眨眼睛,意識到自己被放了鴿子:“小婉兒呢?” 第(3/3)頁